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简介与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杨旭[2](2021)在《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文中指出现代数字社会中,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利用是一对无法忽视的主要矛盾。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观念在重视信息安全与个人数据的保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与共享。从主要矛盾的视角观察,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数据应用的场景和利益冲突问题都呈爆发趋势,如何在变化的数据中形成针对数据保护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制度,促进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合力,这也是数据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从国际视角观察,随着个人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国也都试图从维护本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和平衡国内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寻求个人数据利用和保护之解。美国从保护消费者隐私角度切入,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及其系列法律文件则将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纳入基本权利保护范畴,而亚洲的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也都有自己的视角,可以为我国的立法提供借鉴。从长远来看,数据权利保护与数据流动、商业化利用并不冲突。因此,我国数据立法面临的并不是一个“择一”的问题,而是“平衡”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及法律条文的规范分析、域外法律的比较考察以及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来具体阐述个人信息在数据流转的商业利用中存在的概念模糊与法律适用问题,力求解决个人信息与数据概念混淆、知情同意原则僵化以及三重授权原则的弊端,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平衡路径。文章将从以下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首先提出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流动的平衡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议题。本文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厘清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充分理解与适用知情同意原则以及反观现阶段“三重授权”的弊病。第二章,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基础理论。本章节的意图在于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与界定模式以及对数据进行细化的分类,为下文场景化的论述作铺垫。此外,个人信息与数据的区分也是在回应绪论所提到的概念混淆问题,虽然信息和数据概念的混用在法律上并不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但这不意味着信息和数据在概念和客体上没有区别,只有厘清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利用这对矛盾。第三章,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矛盾冲突。本章首先从主体角度出发,将矛盾冲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主体与数据开发者的矛盾冲突;另一类是不同数据开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前者的矛盾冲突中,又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情同意原则加以分析,从该原则当下的适用困境出发,考察比较域外的经验,再对我国相关案例进行评析。在后者的矛盾冲突中,着重考虑数据在流转利用中的企业间授权问题,即三重授权原则的授权逻辑、数据权属争议以及共享流通中存在的阻碍。通过对欧盟以及美国的做法进行考察,为下文路径的构建打好基础。第四章,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救济模式。本章在讨论各种救济模式时,发现现阶段的各种救济模式基本上都困扰于个人信息中人格属性与财产属性的交缠,单纯的赋权或是行为规制或多或少存在漏洞。对此,不妨借鉴GDPR的经验,将“行为规制”与“财产赋权”相结合。第五章,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利用平衡路径的建构。经过对上述理论以及法律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缺陷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后,本章分别提出了数据类型化路径、“合理使用”与分层同意路径以及三重授权类型化场景适用路径。以数据细分为基础,依照数据使用可能产生的风险等级加以不同的保护,并尽可能与商业化利用的规则相适应。运用“合理使用”的免责事由来衡平未经同意导致的侵权责任,也是对第三章提到的抖音案做一个结论。分层同意的路径更是为了激发知情同意原则的灵活性。以此为基础,三重授权的场景类型化讨论也是回应了上文提到的授权逻辑问题和数据权属问题。通过路径的完善,希望以此更好地平衡个人信息在商业化利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为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参考。
李超[3](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史雯荻[4](2021)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下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水平,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把效率放在第一位的态度促使一些硕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急于求成、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导致种种学术不端案例进入大众视野,弱化了学术科研的公众信服力,违背了高等教育创办的初衷。不良风气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有效控制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知网”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发问世,作为监测手段控制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但是随之而来又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抄袭手段更加隐蔽、反检测手段、第三方AI写作、山寨系统等等。在新兴技术下如何规范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如何构建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已然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话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围绕着硕士研究生这一群体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硕士研究生群体部分存在论文抄袭或剽窃、篡改数据、第三方AI写作代发表、一稿多投、杜撰参考文献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对国内主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分析、对比后,选用五篇硕士研究生论文进行实际检测,论证六种国内主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差异性,并从查全率、查准率两方面探究检测系统目前尚存的问题。在相关文献理论分析以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使用对比后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能影响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的三个因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选择情况、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来源渠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功能了解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并以网络问卷形式向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发放、填写,收集整理获取的数据后利用spss21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来源渠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功能了解程度对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影响显着,验证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产生显着性影响。针对现存问题,以实证结果为依据,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发展的现状,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优化对策、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培养、制定学术不端法律法规、优化学术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向好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杜方正[5](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现实难题,在犯罪论实践上的首要反应,当属建立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管理体系。上位法需求、合规制度的来源构成与行政监管要素是当前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有效合规判定基准偏离刑事合规的预设轨迹以及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目的判定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适用的主要问题。刑事合规本质上是由国家与企业出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共同目的,采取的刑事实体、程序性及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在内的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与措施。建构与完善企业合规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实现内部治理的潜在要求。国有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有着天然的法理基础与实践来源。风险刑法理论、情境预防理论以及刑法治理模式理论成为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国家法层面的刑事合规、国有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以及国资监管层面的刑事合规是国有企业三阶层刑事合规基本分类。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在于,国有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合规主体,具有明显的法律拟制属性,刑事合规具有法治国企建设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则属于国家和企业共同的价值目标。刑事合规制度的风险防控既力求避免国家法层面的刑事法律风险,也对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设置必要“警戒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基础路径与合规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识别与评估刑事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关键。刑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与专项合规管理为基础路径,主要针对商业活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贪污贿赂型刑事合规风险、职权型刑事合规风险与经营型刑事合规风险。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基理上,刑事合规管理体系是刑事合规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具有不确定性与跳跃性的基本特性。常规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与突发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标准化模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起点体现在行政监管与刑事合规的零和博弈,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合规管理首要面对的难题。行政和解的引入具有法定意义结案机制的参考价值,是有效刑事合规前置径路的必经环节,更是刑事合规立足长远的借鉴之策。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构造则表现于对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反思。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刑事合规上的突破与进展,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刑事合规管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改造,创设与组建统一的综合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事项;合理协调监察与刑事合规职能关系,突出合规的前置刑事合规风险防控特征;突破西方产权理论束缚,完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合规激励政策机制;突破反腐败、反欺诈和反贿赂刑事合规领域,以刑事罪状论构建刑事合规职能视阈。刑事合规制度是否有效且得到充分地遵守与执行,关键在于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有效证成既遵循一般企业合规的客观规律,无一例外地围绕保证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经营为根本目标。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证成紧紧围绕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与刑事合规制度的开放性展开。流于形式的刑事合规管理更是对企业有限管理资源的浪费与实质阻碍。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应当力求在法律逻辑与司法实践中回避“故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作为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刑事合规需要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和“兼容并蓄”的气魄,敢于尝试、能够突破,于正当化基础之上实现刑事合规制度的“行稳致远”。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旨在建立以反腐败、反贿赂为中心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与合规制度体系。通过引入预防商业贿赂合规失职罪的法律适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坚持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合规体系的衔接性与资产保护的平等性等基本要素,以非自愿的排除性、出罪功能的自治性与追诉权的裁量性等维度构建刑事合规出入罪机制。刑事合规激励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与完善合规制度与体系的动因,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管理体系上的程序性展现。提倡依托行政与刑事合规激励新机制,激发“先行先试”国有企业在实现合规管理有效性与风险防控上有所突破与日臻完善,为全面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奠定坚实环境基础与提供行动范本。
谭钧豪[6](2020)在《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内容消费语境下,数字内容提供商借助技术和用户协议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以实现开展数字内容交易、保护版权、拓展其他数字业务等目的。在这种以用户个人信息为重要竞争资源的商业模式下,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数字内容消费具有很强的知识文化消费属性,内容提供商所收集使用的用户个人信息包含了用户的知识消费信息,此类个人信息集中反映了用户的知识探索、文化品位、思想活动等层面的特征。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不仅关涉这一庞大群体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相关法律价值目标的实现以及数字经济的有序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考察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在实践中,数字内容提供商可以利用数字权利管理(DRM)、Cookies等技术全方位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且当前的告知同意规则已异化为内容提供商利用隐私政策过度索取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权限、规避法律责任的工具。然而,我国现行的消费者保护法律、版权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均无法有效地应对数字内容提供商对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随后,本文分别以知识消费信息的保护和数字生态共同体的建立为视角,阐明保护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的现实意义:保护知识消费信息的意义在于保障用户的精神文化活动不受他人窥视,进而保障用户的思想与表达自由;在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保障数字内容交易公平、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信息的利用,方能促进数字市场的竞争和创新。在阐明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和现实意义后,本文进一步研究各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最佳实践,分析比较各具体保护方法的利弊,提取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诉求、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本土法治资源,本文提出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建构我国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第一,在消费者保护体系中确立数字内容用户的法律地位,明确数字内容用户能够合理预期其个人信息不受侵害,对数字内容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保护应当体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第二,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细化隐私设计的法律要求,使个人信息保护成为数字内容交易的默认规则,具体包括:承担隐私设计责任的主体为个人信息控制者以及具有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功能的数字内容产品的设计者;承担隐私设计责任的时间应是数字内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责任主体应负有风险评估义务,平衡用户的个人信息风险与用户所获得的利益;责任主体应当采取合理的隐私增强技术。第三,规范隐私政策的透明度和呈现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和不同的业务功能采用不同的用户授权标准,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充分保障用户同意的自主性。第四,在《着作权法》中增设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条款以明确版权保护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处理必须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规定,并增设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个人信息保护例外规则,即用户可以保护个人信息为由规避版权技术措施。
任宇[7](2020)在《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文中指出城市色彩系指城市空间中色彩物质载体与感知主体的相互作用与分布状态,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城镇色彩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一城千面,千城一面”的乱象;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色彩规划模式发生转变;数字化工具的更新换代也催生出新的色彩规划方法。因此,对于城市色彩的研究刻不容缓。论文尝试从色彩规划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体系,在关联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结构与色彩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将量化手段融入色彩信息的存储、分析与表达过程,为城市色彩规划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首先,论文进行了方法体系框架的建构。其一,提出了应对不同层级色彩规划的基本流程与目标;其二,构建了基于多种分析、评价技术的量化评析方法体系。总体上,可概括为“三层级”与“三方法”:前者系指城市色彩的总体定位层级、分区布局层级及地段调控层级;后者为量化存储方法、量化分析方法与量化表达方法。其次,在上述方法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丰县色彩数据库的构建。利用文献与问卷调查法对丰县通用性数据与色彩专项数据进行收集;对所得数据展开全面检查和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文字数据、图片数据、规划数据(CAD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并做好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在色彩要素提取方面创新性引入基于Python的街景图像抓取技术、基于Py Torch实现的全卷积网络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图像色彩识别技术,完成对丰县色彩信息的收集、识别、记录、转译与统计。最后,在数据库提供信息的基础上依次展开丰县城市色彩三个层级的规划实践。(1)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对城市尺度的自然、人工、文化三方面的色彩影响因子逐一进行分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因子综合考量,从而推导出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亦即:提出丰县城市色彩主题和总体控制色谱。(2)丰县城市色彩分区布局:基于空间敏感性分析找到色彩调控时效性较高的区域,藉此推导出城市色彩控制分级;综合现有城市分区方法推导出城市色彩风貌分区,再进一步与城市色彩控制分级协同得到城市色彩布局(包括点、线、面三种要素);充分考虑城市色彩主题、总体色谱以及各色彩分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丰县城市分区色谱。(3)丰县地段性色彩调控:基于慕恩与史班瑟色彩调和论与目标区域建筑各方面的属性,对区域内有待进行色彩优化的建筑进行整改等级划分;利用语义分析法征求民众对待优化建筑的改进意见,充分结合分区色谱,确定待优化建筑色彩的引导准则。综上所述,论文旨在利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数理方法与计算机编程语言,探索城市色彩规划的新方法。在分析该方法体系框架与具体实践过程中,总结其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城市色彩规划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正文约85,000字,图86例,表53例。
刘艳梅[8](2020)在《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文中认为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是指运用包含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教学环节的“5E”教学模式,针对培养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收集有效证据、基于证据解释结论以及交流的能力等科学探究素养而制定出的教学方案。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问题的方案,同时给一线物理教师一些教学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并汲取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学者针对“5E”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其次,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制定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环节及评价;并依据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编制《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然后,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设计出3个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并通过案例研究法,请评价者结合本研究制定的形成性评价表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价,结合笔者自评与评价者的评价形成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最后,进行研究的总结、反思及展望。对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表明: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有效性。
王成[9](2020)在《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来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业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自身的能力、情感、行为、成就的认知、体验、调控和评价。本着论文要有所创新的原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深化;其中,从特点概括到要求阐述,从问题分析到策略提出等,都是笔者的原创研究,而将策略运用于实践也是笔者的真实探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并界定“学业自我概念”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两个核心概念;其次对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做研究综述;最后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概括“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意义,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述。首先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中学业自我概念的维度构成,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阐释基于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应然要求。第三部分: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三种调查方法的材料设计、实施,以及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的总体分析。第四部分: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成因。本文所列问题包括:学生情感自我概念浅显,教学过程少体验;学生能力自我概念参差,教学层次未关注;学生行为自我概念模糊,教学主体缺方向;学生成就自我概念消极,教学推进缺动力。对应的成因分别是:阅读情感激发不够充分;学生差异处理不够科学;学习行为引导不够明确;反馈激励制度不够全面。第五部分: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本文主要从学业情感自我概念、能力自我概念、行为自我概念、成就自我概念出发提出教学策略。首先,激发学生阅读情感:利用原初体验,激发阅读热情;紧扣语文品质,深化情感内涵;引导阅读体验,促成情感内化。其次,科学应对学生差异:明确任务要求差异,重视任务完成反馈。再次,依次设置行为要求:明确学生行为权利,学习行为外显化;明确阅读教学性质,学习方法学科化。最后,关注成就自我概念,设立积极反馈体系:发挥重要他人作用,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重视对比效应影响,合理选择参照体系。第六部分: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本文将提出的教学策略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对实习不同阶段的三个典型课例做比较评析。本文试图对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做尽可能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但由于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略有不足,本文对阅读教学策略的梳理还比较粗浅,在实践的严谨性方面也需进一步提升。笔者将以本论文为研究起点,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细化、深化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努力做一名走入学生内心的语文教师。
董嘉[10](2020)在《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文中指出超级街区在我国城市中历史悠久、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建设集约型城市的潜力。因此,超级街区的形态研究对于存量土地的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超级街区形态的城市空间构架到最终实现集约化建设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于道路系统与功能布局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包括如何通过道路系统合理组织功能关系、如何通过功能布局提升道路系统的服务效率、如何使两者关系协调、相互促进等内容。本文将“单一肌理”作为城市形态的认知单元,兼顾了道路与功能两个系统,从功能混合建设角度,探讨将道路与功能进行关联化认知与设计的方法。本文遵循学理分析、创建量化认知工具、运用量化工具进行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结论形成设计方案的研究流程。首先,从集约型街区、功能混合建设、街道网络化分析工具三方面分别建立起本文的价值观、设计导向、技术方法的基础;继而按照城市认知单元、模型建立原理、形态要素抽象方法、抽象对象计算公式的顺序层层递进,建立起量化认知工具。此量化认知工具应用了图论中对结构中心性的计算公式,计算内容包括两方面:作为超级街区特有属性的从街区边界到内部的层级性结构特征,作为街区普适属性的内部道路的构型性结构特征。实证研究选取了40个超级街区作为样本,获取了在线地图开发者平台提供的POI(point of interest,功能兴趣点)数据进行计算。对样本的分析载体包括三类对象:道路、功能、街区,包括客观的数学统计分析与加入价值观判断的评析、成因分析两个角度。最后将实证分析的结论运用到城市设计中,通过创造更加紧凑、多样化的功能混合空间对既有街区进行升级改造。设计目标的实现证实了分析结论有效且可行。本文属于城市形态学的范畴,其学术价值在于将城市形态学中多学派的方法相结合,提供了将道路与功能相关联表述功能空间布局的方法,弥补了传统的数据统计与图解表述方法普遍存在的量形结合不足的问题,为认知功能混合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的现实价值在于修正了对小街区密路网舶来模式的盲目崇拜,转而发掘我国现状广泛存在的超级街区形态中的空间优化潜力,具有较强的本土适应性。对街道结构与功能布局之间关联关系的科学认知和据此展开的相关形态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功能混合的城市空间效率,从而助益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和聚居环境的品质提升。论文正文约9万6千字,插图100幅,表格4幅。
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简介与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简介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2.1 厘清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
1.2.2 充分理解与适用知情同意原则 |
1.2.3 反思现阶段“三重授权”的弊病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第2章 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基础理论 |
2.1 个人信息的定义 |
2.1.1 隐私型 |
2.1.2 关联型 |
2.1.3 识别型 |
2.2 数据的范畴与细分 |
2.2.1 原生数据与再生数据 |
2.2.2 一般数据与敏感数据 |
2.3 个人信息与数据的区分 |
2.3.1 概念差异 |
2.3.2 客体差异 |
2.3.3 内在转化 |
第3章 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矛盾冲突 |
3.1 信息主体与数据开发者的矛盾冲突 |
3.1.1 知情同意模式的困境 |
3.1.2 知情同意原则的反思 |
3.2 不同数据开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
3.2.1 三重授权原则的弊病 |
3.2.2 比较法考察 |
第4章 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救济模式评析 |
4.1 赋权模式 |
4.1.1 人格权属性VS财产权属性 |
4.1.2 信息主体的所有权保护模式 |
4.1.3 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4.2 行为规制模式 |
4.2.1 债权保护模式 |
4.2.2 竞争法保护模式 |
第5章 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利用平衡路径的建构 |
5.1 数据类型化路径 |
5.2 “合理使用”与分层同意路径 |
5.3 三重授权场景类型化适用路径 |
5.3.1 合并授权场景的讨论 |
5.3.2 平台之间的授权场景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高观点 |
1.2.2 导数 |
1.2.3 数学教学 |
1.2.4 解题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 |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实施调查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
5.1.1.1 高斯函数 |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
5.1.2.1 洛必达法则 |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
5.1.2.9 欧拉常数 |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
5.1.3.2 詹森不等式 |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
5.1.3.6 约当不等式 |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
5.1.4.1 极限思想 |
5.1.4.2 积分思想 |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2.1 循环论证 |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心理性错误 |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
5.5 小结 |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
6.1.1 衔接性 |
6.1.2 选择性 |
6.1.3 引导性 |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
6.2.1 严谨性原则 |
6.2.2 直观性原则 |
6.2.3 因材施教原则 |
6.2.4 量力性原则 |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下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治理现状 |
2.1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 |
2.2 学术不端行为现状分析 |
2.2.1 学术不端行为相关统计分析 |
2.2.2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个案分析 |
2.2.3 硕士研究生论文AI写作 |
2.3 学术不端治理现状分析 |
第3章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功能分析 |
3.1 国内主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简介 |
3.2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比较 |
第四章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背景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调查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样本选择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1 样本统计分析 |
4.2.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4.2.3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优化对策 |
5.2 完善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培养 |
5.3 制定学术不端法律法规 |
5.4 优化学术环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关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背景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制度现状及适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 |
一、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评价 |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义务来源 |
三、刑事合规制度的行政监管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适用问题 |
一、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 |
二、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偏离企业刑事合规预设轨迹 |
三、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价值与目的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重构与法理探寻 |
第一节 刑事合规概念二元视角与基本立场 |
一、合规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合规 |
二、关键概念视角下的刑事合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依据 |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合规导向 |
二、情境预防理论的合规指引 |
三、企业犯罪治理的合规维度 |
四、刑事合规阶层性分类理论确立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与价值目标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识别与传导规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路径 |
一、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基础路径 |
二、刑事合规视角下贪污贿赂型风险 |
三、刑事合规视角下的职权型风险 |
四、刑事合规视角下的经营型风险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边界与规制 |
一、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国企边界 |
二、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基本原理 |
三、刑事合规风险传导标准化模型 |
四、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规制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行政镜像与治理反思 |
第一节 行政镜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零和博弈 |
一、国有企业行政监管的权力来源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公法属性 |
三、破解之道:行政和解稳步引入 |
第二节 治理反思: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重塑 |
一、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制度形成与层叠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架构塑造与提升 |
三、应然之解:“综合合规职能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有效性与证成轨迹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的“抱朴守拙” |
一、法人替代刑事责任原则的演进 |
二、刑事合规形成机制的预防功能 |
三、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原则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开放性的“行稳致远”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开放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过程再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指引与激励的初步方案 |
第一节 重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的合规指引 |
一、域外专项刑事合规的制度借鉴 |
二、反商业贿赂统一立法初步构想 |
三、国有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 |
第二节 刑事合规激励的刑事政策与行政指向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规适用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激励的基础路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企业合规布局的前提与范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现有研究评析 |
第二章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概念界定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数字内容用户含义的界定 |
一、数字内容的含义 |
二、数字内容“用户”的界定 |
三、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字内容用户法律地位的特殊性 |
一、数字内容用户在消费者法中的地位 |
二、数字内容用户在版权法中的地位 |
三、数字内容用户法律地位的困境 |
第三节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困境 |
一、数字权利管理与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冲突 |
二、Cookies对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挑战 |
三、用户协议隐私政策对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识消费信息与数字内容用户的生活安宁密切相关 |
一、知识消费信息反映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
二、匿名阅读是个人思想与表达自由的基础 |
第二节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关系数字生态共同体的建立 |
一、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 |
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与文化传播 |
第三节 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诉求 |
一、控制数字内容消费过程中的个人信息 |
二、思想与精神生活不受侵扰 |
三、交易公平得到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路径研究 |
第一节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的消费者法保护路径 |
一、数字内容用户的知情权保护 |
二、数字内容合同的公平性保障 |
三、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二节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的版权法保护路径 |
一、美国版权技术措施的隐私保护例外 |
二、加拿大版权技术措施的个人信息保护限制 |
三、我国香港地区版权科技措施的个人识别资料保护例外 |
四、我国台湾地区防盗拷措施的个人资料保护例外 |
五、欧盟版权立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三节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评析 |
一、版权法保护路径评析 |
二、消费者法保护路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现行制度分析与保护模式选择 |
一、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现行制度依据 |
二、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现行制度分析 |
三、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消费者保护法须关注数字内容消费语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
一、明确数字内容用户在消费者法中的地位 |
二、细化数字内容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规则 |
第三节 数字内容的产品和系统设计应符合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
一、隐私设计的涵义及现实困境 |
二、隐私设计的实现方式 |
第四节 数字内容用户隐私政策的规范 |
一、明确隐私政策的透明度要求 |
二、规范隐私政策的展示方式 |
三、保障大众市场许可模式下用户“同意”的自主性 |
第五节 着作权法应增设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
一、《着作权法》增设个人信息保护一般条款 |
二、赋予用户规避技术措施以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资料(含译着) |
二、外文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色彩问题随城镇化率持续上升而凸显 |
1.1.2 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色彩规划模式转型 |
1.1.3 数字工具催生新型城市色彩规划方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综述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小城市 |
1.4.2 城市色彩 |
1.4.3 城市色彩影响要素 |
1.4.4 城市色彩规划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量化评析方法 |
2.1 方法体系建构 |
2.1.1 分级体系 |
2.1.2 量化方法 |
2.1.3 综合构架 |
2.2 城市色彩数据库 |
2.2.1 方法与流程 |
2.2.2 技术手段 |
2.3 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2.3.1 方法与流程 |
2.3.2 技术手段 |
2.4 城市色彩分区布局 |
2.4.1 方法与流程 |
2.4.2 技术手段 |
2.5 城市色彩地段调控 |
2.5.1 方法与流程 |
2.5.2 技术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丰县城市色彩数据库构建 |
3.1 数据收集 |
3.1.1 通用性数据获取 |
3.1.2 指向性数据获取 |
3.2 数据处理 |
3.2.1 通用性数据处理 |
3.2.2 指向性数据处理 |
3.3 数据入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4.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4.2 自然地理环境因子 |
4.2.1 气候 |
4.2.2 土壤 |
4.2.3 植被 |
4.2.4 水系 |
4.2.5 自然环境色彩整合 |
4.3 人工建成环境因子 |
4.3.1 用地功能 |
4.3.2 建设时序 |
4.3.3 重点区域 |
4.3.4 人工环境色彩整合 |
4.4 历史文化环境因子 |
4.4.1 五行五色 |
4.4.2 等级制度 |
4.4.3 民族民俗 |
4.4.4 宗教意识 |
4.4.5 文化环境色彩整合 |
4.5 综合评价 |
4.6 城市色彩主题与总体色谱 |
4.6.1 确定城市色彩主题 |
4.6.2 形成城市总体色谱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丰县城市色彩分区布局 |
5.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5.2 城市色彩控制分级 |
5.2.1 自然地理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2 人工建成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3 历史文化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4 多因子综合评价 |
5.2.5 城市色彩管控等级划分 |
5.3 城市色彩风貌布局 |
5.3.1 城市色彩风貌结构划定 |
5.3.2 分区色彩导则制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丰县城市色彩地段调控 |
6.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6.2 基于慕恩与史班瑟理论的建筑整改等级划分 |
6.2.1 基础数据处理 |
6.2.2 色彩数据校核 |
6.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3 基于语义法的建筑色彩优化方案生成 |
6.3.1 前期准备 |
6.3.2 问卷展示与说明 |
6.3.3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
6.3.4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6.3.5 优化导则确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方法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
7.2 以丰县为应用对象的研究总结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信息经济时代对公民应具备的素养的要求 |
1.1.2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对新的教学模式提出的需求 |
1.1.3 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转变的需求 |
1.1.4 “5E”教学模式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契合 |
1.1.5 目标导向培养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利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科学探究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3 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研究及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5E”教学模式 |
2.1.2 科学探究素养 |
2.1.3 教学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5E”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 |
2.2.2 科学探究素养的学习理论基础 |
2.2.3 教学设计的教学理论基础 |
2.3 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的成因 |
2.3.1 教师方面 |
2.3.2 学生方面 |
第3章 教学设计的原则、环节及评价 |
3.1 教学设计的原则 |
3.1.1 物理问题情景化原则 |
3.1.2 以实验为基础原则 |
3.1.3 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
3.1.4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3.1.5 师生行为协调一致原则 |
3.2 教学设计的环节 |
3.2.1 确定课程内容 |
3.2.2 分析教学背景 |
3.2.3 制定教学目标 |
3.2.4 选择教学方法 |
3.2.5 教学设计策略 |
3.2.6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3.2.7 教学评价及修改 |
3.3 教学设计的评价 |
3.3.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
3.3.2 初拟评价指标 |
3.3.3 筛选评价指标 |
3.3.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3.5 设计教育评价标准 |
3.3.6 整合及编制形成性评价表 |
3.3.7 选择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者 |
第4章 教学设计案例 |
4.1 实验探究课型:摩擦力 |
4.1.1 “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
4.1.2 “摩擦力”教学设计评析 |
4.2 合作探究课型:力的合成 |
4.2.1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案例 |
4.2.2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评析 |
4.3 问题探究课型:牛顿第三定律 |
4.3.1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
4.3.2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评析 |
第5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两两比较法各指标权重比较次数表 |
附录 B: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
附录 C:“摩擦力”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D:“力的合成”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E:“牛顿第三定律”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 |
2.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
(二)概念界定 |
1.学业自我概念 |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
(三)研究综述 |
1.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 |
(1)学业自我概念的理论研究 |
(2)学业自我概念的实践研究 |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 |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3.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
(1)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研究 |
(2)基于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1)丰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基础 |
(2)细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视角 |
2.实践意义 |
(1)为一线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
(2)为笔者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指明方向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研究法 |
3.课堂观察法 |
一、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述 |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维度分析 |
1.维度分析目的 |
2.维度分析方法 |
3.维度分析结果 |
(二)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
1.体验性:个体情感与文本内容交流碰撞 |
2.发展性:满足全体学生能力提升的需求 |
3.主体性:尊重学生主动建构的行为权利 |
4.互促性:学生心理与阅读教学良性循环 |
(三)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要求 |
1.教学观念完善:重视并引导学生学业自我 |
2.学习团队建设:平衡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
3.教学起点分析:关注班级群体与学生个体 |
4.反馈体系构建:兼顾重要他人与合理自我 |
二、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问卷调查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问卷调查的实施 |
3.调查结果的分析 |
(1)语文阅读课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总体状况 |
(2)语文阅读课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群体差异分析 |
(二)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访谈调查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2.访谈调查的实施 |
(三)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观察 |
1.观察维度的设计 |
2.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三、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成因 |
(一)问题列举 |
1.学生情感自我概念浅显,教学过程少体验 |
2.学生能力自我概念参差,教学层次未关注 |
3.学生行为自我概念模糊,教学主体缺方向 |
4.学生成就自我概念消极,教学推进缺动力 |
(二)成因分析 |
1.阅读情感激发不够充分 |
2.学生差异处理不够科学 |
3.学习行为引导不够明确 |
4.反馈激励制度不够全面 |
四、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一)关注情感自我概念,激发学生阅读情感 |
1.利用原初体验,激发阅读热情 |
2.紧扣语文品质,深化情感内涵 |
3.引导阅读体验,促成情感内化 |
(二)关注能力自我概念,科学应对学生差异 |
1.明确任务要求差异,重视任务完成反馈 |
2.着眼学生差异特点,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
(三)关注行为自我概念,明确设置行为要求 |
1.明确学生行为权利,学习行为外显化 |
2.明确阅读教学性质,学习方法学科化 |
(四)关注成就自我概念,设立积极反馈体系 |
1.发挥重要他人作用,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
2.重视对比效应影响,合理选择参照体系 |
五、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
(一)实践说明 |
1.学情了解 |
2.条件创设 |
3.课例介绍 |
(二)实践评析 |
1.学生阅读体验语文化 |
2.课堂表现差异平衡化 |
3.学生阅读行为规范化 |
4.课堂反馈体系科学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维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业自我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4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 |
附录5 《相信未来》教学实录 |
附录6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源起 |
0.2 研究对象 |
0.2.1 概念界定 |
0.2.2 研究视角及领域 |
0.2.3 研究载体 |
0.3 研究背景 |
0.3.1 街区集约化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 |
0.3.2 功能混合的理论与实践 |
0.3.3 我国超级街区形态的内涵与潜力 |
0.3.4 道路系统的量化及其城市意义的解读 |
0.3.5 借助大数据的城市量化研究 |
0.4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
0.4.1 研究问题 |
0.4.2 研究目标 |
0.4.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混合功能与街道网络化研究综述 |
1.1 集约型街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
1.1.1 街区层面的集约化内涵 |
1.1.2 街区组织结构的集约化要素 |
1.1.3 超级街区的集约化特性与争议 |
1.2 功能混合的理念与形式 |
1.2.1.不同视角下功能的分类与意义 |
1.2.2.“功能混合”理念的提倡 |
1.2.3.“功能混合”不同维度的形式与内容 |
1.3 街道网络化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
1.3.1.城市形态分析中的网络化分析视角 |
1.3.2.街道网络的抽象模型及其适用场景 |
1.3.3.不同抽象路网模型中的信息 |
1.3.4.可达性的米制距离与拓扑距离 |
1.4 小结 |
第二章 网络化分析视角下的功能布局量化工具 |
2.1.“单一肌理”与网络化量化 |
2.1.1.街道系统作为空间格局的基础框架 |
2.1.2.以街道为核心的“单一肌理”形态要素 |
2.1.3.“单一肌理”内街道与建筑可达性的关联 |
2.2.路网模型的建立与功能布局的转译 |
2.2.1.超级街区的界定 |
2.2.2.结构属性的层级性与构型性两个方面 |
2.2.3.空间描述语言的量化转译 |
2.3.基于POI的功能类目体系 |
2.3.1.功能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
2.3.2.本研究的POI类目体系 |
2.4.层级性与构型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4.1.层级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4.2.构型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5.小结 |
第三章 样本街区功能布局的量化与统计 |
3.1 样本街区与POI数据基础 |
3.1.1 样本街区的选取 |
3.1.2 样本街区的基础信息 |
3.1.3 POI数据概况 |
3.2 功能布局的层级性结构特征 |
3.2.1 边界道路与内部道路的差异 |
3.2.2 特殊边界形态对功能密度的影响 |
3.2.3 典型功能的层级性分布特征 |
3.2.4 样本街区的层级性特征聚类分析 |
3.3.功能布局的构型性结构特征 |
3.3.1.样本街区的街道网络形态 |
3.3.2.功能分布与街道构型属性的关联 |
3.3.3.样本街区的功能布局结构模式 |
3.4.小结 |
第四章 样本街区功能布局的评析与形态成因 |
4.1 层级性结构的价值导向与评析 |
4.1.1 边界道路交通与场所的双重属性 |
4.1.2 新城市主义理想模型的层级性特征 |
4.1.3 样本不同层级性特征的规划成因 |
4.2 构型性结构的价值导向与评析 |
4.2.1 道路拓扑指标与功能容量的匹配 |
4.2.2 道路结构属性与功能内容的匹配 |
4.2.3 以形态多样性促进功能多样性 |
4.3 提升功能混合的城市设计形态要素 |
4.3.1 增加子地块的数量与层级 |
4.3.2 合理布置地块出入口与方向性 |
4.3.3 深化地块肌理的微观设计 |
4.3.4 管控的弹性与可持续发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功能混合街区的设计试验 |
5.1 对现存街区模型的设计与管控反思 |
5.1.1 典型的理想街区功能布局模型 |
5.1.2 城市设计层面的深化设计问题 |
5.1.3 城市管控视角下的量化管控思路 |
5.2 城市设计实验 |
5.2.1 基地条件与设计目标 |
5.2.2 以道路架构为先导的道路-功能协同化设计 |
5.2.3 以功能布局为先导的道路-功能协同化设计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德地图POI代码及其所对应的文中两种功能类目体系中的类别 |
附录二:样本城市中超级街区与功能的基础信息 |
附录三:样本超级街区的基础信息 |
附录四:样本内道路的基础信息 |
附录五:构型性结构分析样本街区的相关信息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简介与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个人信息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D]. 杨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下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D]. 史雯荻.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D]. 杜方正. 东南大学, 2020(02)
- [6]数字内容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谭钧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D]. 任宇. 东南大学, 2020
- [8]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D]. 刘艳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基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王成.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D]. 董嘉.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