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分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淳雁[1](2021)在《水稻穗长基因PA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穗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穗型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发掘穗型调控新基因,解析水稻穗型的遗传调控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淮稻5号辐射突变体库中鉴定出的短穗突变体pal1(panicle length1)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分析、PAL1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相比,pal1突变体穗长降低,一级和二级枝梗数减少,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同时,pal1突变体株高降低,产生高节位分蘖,旗叶变小,茎秆变细。(2)pal1突变体的茎顶端分生组织明显变小,枝梗原基数减少。RT-q PCR和原位杂交表明,分生组织活性正调控基因,如KNOX基因(OSH3和OSH15)和Os WUS的表达降低,而分生组织活性负调控基因FON1的表达则升高。一些穗型调控基因,如APO2、ASP1和RCN2的表达也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al1突变体可能通过影响众多穗发育相关的基因,特别是参与分生组织活性的基因来影响水稻穗型结构。(3)pal1突变体受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将目的基因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一个86kb的区间,该区间内LOC_Os03g50860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在pal1突变体中有一个6 bp的缺失,导致第86位的天冬氨酸(D)和第87位的谷氨酰胺(Q)缺失。将野生型基因组DNA转入突变体后,穗型回补至野生型水平,表明LOC_Os03g50860即为控制该突变体表型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PANICLE LENGTH1(PAL1)。(4)PAL1编码细胞分裂素受体Os HK4/OHK4。该蛋白包含两个跨膜域,一个配体结合域,一个组氨酸激酶域,一个磷酸基团接收域和一个类接收域。通过TILLING技术鉴定出四个等位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均表现出穗长降低、枝梗数和穗粒数减少的表型。在水稻中,PAL1有三个同源基因(OHK2/Os HK3、OHK3/Os HK5和OHK5/Os HK6)。多重突变体表型分析表明,PAL1与OHK5/Os HK6,在调控穗型的功能中具有部分冗余性。(5)PAL1在幼嫩组织,如幼根、幼叶以及幼穗中高表达,而在幼穗发育过程中,PAL1主要在茎顶端分生组织和枝梗原基中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PAL1蛋白定位于内质网。(6)pal1突变体中,D86和Q87缺失位于膜外域一个长α螺旋的中部,该缺失影响了PAL1蛋白的二聚化。配体结合试验表明,突变蛋白对细胞分裂素的结合能力显着降低。细胞分裂素生理响应分析、A型响应因子基因表达分析以及TCS-GUS染色分析表明,该突变影响了水稻的根、叶以及穗部细胞分裂素信号的输出。(7)在pal1突变体中,t Z、i P及其核苷与糖苷修饰物的含量均显着降低,表明PAL1基因影响了内源细胞分裂素的稳态。进一步研究表明,在pal1突变体中,Os IPTs和LOG的上调表达使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短时增加,诱导了Os CKXs(特别是Os CKX2)的表达,而高度积累的Os CKXs促进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进一步导致细胞分裂素信号减弱,使分生组织活性降低以及花序发育产生缺陷。(8)理想株型基因IPA1是分生组织和穗型大小的正调控转录因子。已有的IPA1 Ch IP-seq数据显示,在PAL1启动子上有IPA1的结合峰。酵母单杂交试验表明,IPA1通过与TCP家族的PCF1和PCF2互作来激活PAL1的表达。构建了pal1突变体与ipa1功能获得性突变体的双突变体,结果显示,pal1 ipa1双突变体表型与pal1突变体表型相当,表明PAL1作用于IPA1的下游。进一步研究发现,IPA1在pal1突变体的茎基部和幼穗中表达都降低,并且在pal1突变体中,IPA1对外源细胞分裂素的响应明显减弱,表明IPA1也作用于细胞分裂素信号的下游。以上结果表明,PAL1对水稻穗型的调控受到IPA1介导的反馈调节。(9)利用524份微核心种质资源对PAL1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共鉴定出三个主要单倍型(Hap1-Hap3),其中Hap2在穗长、枝梗数和穗粒数中表现更为优异。构建了Hap2的近等基因系(NIL-Hap2),结果显示,与受体亲本相比,NIL-Hap2穗长显着增加,但枝梗数和穗粒数无明显差异,表明Hap2具有提高穗长的潜力,但其对产量的贡献可能与Hap1相当。
沈家琪[2](2021)在《‘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果实的现象,且所得到的果实通常无籽,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性状。梨树作为我国重要温带果树,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但大部分梨树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中需要配置授粉树或者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保证其产量;其次,梨树开花较早,易遭受春季寒潮影响,导致授粉不良。前人研究表明,外源植物激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够有效诱导梨单性结实。但是单一施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会导致果形变长,萼片宿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因此需改良原有诱导剂配方或开发新型诱导剂。此外,目前对于单性结实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幼果膨大后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理,对于坐果早期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浙江地区广泛栽培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诱导剂的筛选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幼果转录组数据的早期坐果调控网络,挖掘了参与调控早期坐果的核心基因及转录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多胺及硫酸铜处理能够诱导‘翠冠’单性结实,且乙烯抑制剂与赤霉素处理组合能够缓解果形拉长问题。赤霉素与多种乙烯抑制剂的处理组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果形指数,缓解果形拉长;且GA4+7与亚精胺处理组合能够在保持较高坐果率的前提下,增加单性结实梨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胺类物质(腐胺、亚精胺)及硫酸铜处理均能够诱导‘翠冠’产生单性结实,且腐胺及硫酸铜处理后得到的单性结实梨果实萼片自然脱落。2)通过转录组分析,初步构建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调控网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8Gb原始数据,使用‘翠冠’梨作为参考基因组且平均比对率高达87.76%。共有32512个基因发生表达,筛选后得到了26108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共得到了26个不同表达趋势的模块,将其分为GA上调类模块及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A上调类模块基因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传递、RNA转运、蛋白酶体过程、三羧酸循环(TCA-cycle)、氨基酸生物合成、糖酸代谢等过程。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泛素化降解过程、转录过程、质膜转运、多种酶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初步构建了基于GO富集通路的‘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坐果调控网络及筛选了坐果早期上调模块中的核心基因。3)分析鉴定可能参与调控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共鉴定得到了2005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其中成员数目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依次为AP2/ERF、MYB、bHLH、NAC和C2H2。清水处理第14天时占绝对优势的转录因子家族数量最多。我们共鉴定得到了包括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细胞膨大、细胞壁水解及重构、光合作用及糖类合成转运在内的10条坐果相关调控通路的关键基因,并通过MEME在线工具富集并预测了这些通路中关键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合WGCNA手段分析得到了如HB-BELL、MADS-box等可能参与调控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关键转录因子。
许培磊[3](2021)在《山葡萄浆果滞育解剖与生理学及转录组测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Rupr)是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的酿酒葡萄,既是重要的抗寒、抗病育种资源,又是东北葡萄酒工业的重要原料。青粒的存在会导致葡萄优质果率、产量下降,大大影响葡萄酒的口感,是一直困扰山葡萄品种选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青粒较多的品种‘双丰’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多个发育阶段果实的生长发育、种子解剖结构、韧皮部超微结构、糖含量及代谢酶活性、激素含量、转录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判定山葡萄青粒形成的关键时期、筛选和分析了调控青粒形成相关基因。为减少山葡萄小青粒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自花授粉会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影响种子发育,青粒数增多。跟踪观察中粒和小粒所在位置,发现大小粒可以根据果柄粗度分类,前期果柄较细的果粒,整个生育期其果实膨大会一直受限。2.通过监测山葡萄不同类型果粒在9 DAF至53 DAF的动态发育过程,发现大粒的快速生长期在12 DAF-32 DAF,大粒种子快速生长期是12 DAF到25 DAF,浆果发育是其种子先达到成熟期,再促进果肉和果皮的膨大。3.12 DAF时,中粒种子及维管束存在褐化迹象;18 DAF时,胚乳与珠被分离,小粒种子外珠被发育不良。果柄输导组织显示大粒的筛管、导管数量均多于中粒和小粒;果肉输导组织的超微结构显示18 DAF时,大粒筛分子细胞壁增厚,与外界形成共质体隔离状态,而中粒筛分子发育迟缓,筛板出现次生壁增厚现象,筛分子与外界呈共质体状态;在转色期,中粒筛分子和导管中出现黑色物质,存在细胞凋亡现象。综上,18 DAF时,中粒和小粒胚乳发生败育,种子发育不良,库能力较弱,输导组织发育不良,果柄发育迟缓,营养运输受阻,抑制其正常膨大。4.大粒中SAI和CWI活性的升高早于果实中糖的积累。18 DAF是转化酶活性开始升高的转折点,通过比较不同果粒的激素水平,发现中粒和小粒的GA3、ZR含量均显着低于大粒,ABA含量显着高于大粒,果穗上中粒保持“不脱落”状态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其IAA含量显着高于小粒和大粒,降低了离层对乙烯的敏感性。5.构建了山葡萄正常果粒和滞育果粒的浆果发育期转录组文库,结果表明:与细胞壁和种皮发育相关的基因BAG6与WRKY36可能在浆果正常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生长素信号通路和脱落酸信号转导通路的差异基因参与了青粒发育过程,其中NRT1.1调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ARF2转录因子识别生长素响应元件,在AGL8和EMB2766调控作用下,对中粒的生长素信号转导及胚的发育进行调控;在浆果发育过程中,ABA受体和调控因子的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负调控因子PP2CA蛋白的基因表达量逐渐下调,ABA信号转导通路中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ATPP2CA、ABF2、OST1)在中粒浆果膨大期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大粒,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ABA信号转导调控,并可能在中粒感知外界信号,提早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靳丁沙[4](2021)在《噻苯隆调控棉花叶片脱落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是棉花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农业集约化生产发展,机采棉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趋势。采前化学脱叶对于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起着重要作用。在棉花化学脱叶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叶片枯而不落和低温脱叶效果差等,然而其形成的生理及分子应答尚不清楚。明确化学脱叶剂促进棉花叶片脱落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完善化学脱叶剂的应用技术以及提升脱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结合表型、生理、转录组、miRNA、降解组和代谢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剖析了脱叶剂(有效成分为噻苯隆)诱导棉花叶片脱落的生理和分子应答。在室内盆栽试验条件下,选择中棉所49(化学脱叶弱敏感品种)和中棉所12(化学脱叶敏感品种),在八叶期进行噻苯隆脱叶剂(0和100 mg/L)处理,研究脱叶剂施用后棉花叶片光合作用、碳代谢和抗氧化代谢以及叶片和离层结构的变化,以揭示脱叶剂对棉花叶片影响的生理机制;同时,选择脱叶敏感品种中棉所12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通过大数据阐明棉花叶片基因转录和代谢水平的变化;另外,在大田种植(2019-2020)条件下,比较了中棉所49和中棉所12两个品种,脱叶、吐絮、产量和品质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对中棉所49和中棉所12噻苯隆脱叶处理后,叶片失水、出现紫色斑点、快速形成离层并脱落;扫描电镜观察到叶片上表皮结构遭到破坏;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失衡;在处理后48 h,色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比值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脱落与丙二醛、活性氧以及色素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叶片光合指标呈负相关。噻苯隆脱叶处理后活性氧升高,叶片结构遭到破坏,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碳代谢失衡。(2)对中棉所12噻苯隆脱叶处理,并在处理后6、12、24和48 h进行转录组测序(mRNA),共获得27534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涉及色素、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结合、系统获得耐药性、氧化还原过程和激素响应(乙烯、细胞分裂素、水杨酸、茉莉酸、赤霉酸和脱落酸等);对差异基因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15个与叶片脱落相关模块,其中5个模块(MEpink、MEgreen、MEturquoise、MEblue和MEbrown模块)与光合特性高度相关,可能在叶片脱落中起重要作用。(3)结合生理以及转录水平数据,处理后24 h是对噻苯隆诱导棉花叶片脱落响应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在噻苯隆处理后24 h进行miRNA测序分析,有59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34个上调,25个下调(p<0.05);结合转录组、miRNA和降解组测序分析发现有3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和339个靶基因(mRNA)存在负调控关系;miRNA的靶基因GO富集主要涉及甘氨酸切割复合体、对水杨酸、冷、茉莉酸的响应、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途径等;miRN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块联合分析揭示MEgreen(p=1.45×10-5)和MEturquoise(p=9.15×10-5)模块受到miRNA的显着调控。miRNA通过调控光合作用、光合产物和运输、WRKY转录因子、钙离子和乙烯相关靶基因参与棉花叶片脱落。(4)对噻苯隆处理后24 h进行代谢组分析,有48个MS2差异代谢物,其中32个上调积累,16个下调;噻苯隆、乙烯前体、苯丙氨酸和水杨酸积累增加,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显着降低;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乙烯、细胞分裂素和水杨酸相关的基因确实参与叶片脱落。首次证实水杨酸参与噻苯隆诱导的棉花叶片脱落。但对乙烯、细胞分裂素、水杨酸等植物激素在棉叶脱落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5)大田棉花生产中,脱叶剂适期使用提高了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对产量和纤维品质无影响;结合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复配出一款噻苯隆复配剂(噻苯隆和过氧化氢复配),虽然复配剂脱叶效果略低于成熟脱叶剂,但为生产出高效的脱叶剂(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脱叶剂主要通过打破叶片激素平衡,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破坏叶片结构,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积累,最终叶片离层感知叶片的变化,造成叶片脱落。
李安玉[5](2021)在《沙柳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杨树的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的重力反应和分枝调控能够促使其形成不同的地上部株型,株型对于植物生物量、木材产量以及景观效果营造等均有重要影响。植物株型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于阐明其内在调控通路和机理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已知IGT基因家族LAZY1基因参与植物重力反应及影响植物的分蘖角度或分枝角度,改变株型或冠型。为深入研究LAZY1基因调控植物重力反应及分枝角度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SpsLAZY1a基因过表达84K杨进行了表型鉴定、解剖学分析、定量表达分析和转录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转基因株系的表型研究发现,SpsLAZY1a基因过表达导致植株茎下部弯曲和多分枝表型,对茎弯曲部位进行切片分析,发现其茎中出现明显的应力木结构。(2)利用应力木实验体系分析转基因和野生型株系,研究发现转基因株系的抬升高度显着大于野生型,表明SpsLAZY1a基因的过表达导致转基因株系对重力反应更为敏感;对转基因株系的茎解剖结构分析发现,SpsLAZY1a基因的过表达可以轻微恢复植株对应力木反应的髓心偏移程度。(3)RT-qPCR分析发现,TAC2、PIN1、PIN3、AHP2、MAX1基因在SpsLAZY1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高于野生型,DRO1、RAX3、WAK1基因在SpsLAZY1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降低。(4)对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的嫩茎和成熟茎共24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比对、注释,最终得到10386个差异基因;重点对嫩茎中三个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组合、成熟茎中三个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组合的重叠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共涉及21个相关差异基因。(5)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木材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SpsLAZY1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木质部的木质素含量升高,纤维素含量降低。本论文研究表明,LAZY1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杨树对重力反应的敏感程度,影响了木材发育,初步揭示LAZY1基因与Aux/IAA蛋白家族的关系。本研究丰富了IGT基因家族研究资源并为相关林木分子遗传学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涂田莉[6](2021)在《细胞分裂素信号传导和生长素生物合成协同调控砷酸盐诱导的根生长抑制》文中指出地下水和土壤的砷污染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我们对植物怎样吸收、运输及解毒砷的机制有了较多认识;但砷如何抑制植物生长,尤其是根系生长,目前仍然未知。根系在植物汲取水分和养分过程中举足轻重,植物通过其根系的可塑性发育去适应生存环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植物激素与环境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根系生长的可塑性至关重要。为理解植物激素与环境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通过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手段,深入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砷酸盐胁迫下拟南芥根系生长的分子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AsV抑制主根的伸长。首先观察了不同浓度砷酸盐胁迫下,Col-0的主根抑制情况。Col-0主根长度随AsV浓度增加而减少,AsV抑制根毛及侧根生长;进一步细胞学观察发现,AsV抑制了主根的分生区、伸长区及成熟区的细胞长度和细胞数目;而且AsV抑制细胞周期基因CYCB1;1的转录表达。以上结果表明AsV通过抑制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来抑制拟南芥主根伸长。(2)ASA1和ASB1介导的生长素合成参与了AsV诱导的根生长抑制。RNA-seq数据表明生长素参与早期AsV诱导的根伸长抑制;AsV诱导生长素标记基因DR5::GUS的表达,同时能促进根尖中生长素的积累;AsV上调生长素合成基因ASA1和ASB1表达,说明AsV通过激活ASA1和ASB1的转录诱导根尖生长素局部合成;而且asa1asb1突变体砷酸盐表现出极不敏感表型。这些数据表明AsV诱导的根伸长抑制部分依赖于ASA1和ASB1介导的生长素合成。(3)ARR1通过直接结合ASA1和ASB1的启动子进而促进其表达。通过酵母单杂筛选与pro ASA1互作的转录因子,筛选到细胞分裂素B类响应调节因子(type-B Arabidopsis response regulators)ARR1和ARR10,凝胶阻滞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实验进一步证实ARR1和ARR10能结合包含CTTCGATCTT、GAGGATTGTC和TTCGATCCAT位点的ASA1和ASB1的启动子区段,说明ARR1在体内体外均能直接结合ASA1及ASB1的启动子;同时,烟草瞬时激活表达(Nicotiana benthamiana transient expression assay)实验也证实ARR1能直接结合ASA1和ASB1的启动子并激活其表达;q RT-PCR结果证明,AsV诱导ASA1和ASB1的表达依赖于ARR1和ARR10。综上所述,ARR1通过启动子结合方式促进ASA1和ASB1表达。(4)Type-B ARRs蛋白在AsV诱导根生长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Type-B ARRs存在功能冗余,砷酸盐胁迫下,arr1-3,arr10-5和arr12-1单突突变体的主根生长抑制率与Col-0相似,但arr1-3 arr10-5和arr1-3 arr12-1双突突变体表现出不敏感表型;ARR1和ARR10的转录抑制株系ARR1-SRDX和ARR10-SRDX的主根也表现出不敏感表型。这些数据表明,AsV介导的根生长抑制部分依赖于ARR1和ARR10。AsV促进根冠中细胞分裂素传感器TCSn::GFP表达,表明AsV激活根冠中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利用type-B ARR内源性表达和定位的转基因株系ARR1/10/12-C1-Ypet观察ARR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发现AsV和MG132都能诱导根尖中ARRs蛋白的积累;且AsV与MG132共处理时,ARRs显示出与MG132处理相似的荧光强度,说明通过抑制26S蛋白酶体的活性,AsV提高了根尖中ARRs蛋白的稳定性。(5)ASA1和ASB1在ARR1的下游调控AsV诱导的根生长抑制。遗传分析发现,在AsV抑制根生长的过程中,ASA1和ASB1作用于ARR1的下游。观察砷酸盐胁迫下DR5rev::GFP和TCSn::GFP的动态表达变化,发现AsV激活细胞分裂素信号早于生长素信号。生长素运输载体突变体aux1与pin2表现出对AsV不敏感的表型,两者在根尖的表达不受AsV调控;而且砷酸盐胁迫以依赖ARR1和ARR10的方式下调根伸长区和分生区DII-VENUS的表达。这些数据说明砷酸盐胁迫通过激活细胞分裂素信号诱导根尖中生长素的合成;AUX1和PIN2介导的生长素从分生区到伸长区运输导致伸长区中过量的生长素积累,抑制了伸长区细胞伸长,从而导致了拟南芥主根生长受阻。
门晓妍[7](2021)在《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之称。因其寿命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观赏性强,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垂乳(Chichi)是银杏一种特有的生物现象,它通常生长于树干、树枝或根颈处,呈基部较宽、顶端钝圆的倒圆锥体或圆柱体。从银杏垂乳被发现和命名至今已过去一个多世纪,但其发育机制仍然众说纷纭。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组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各类生物学现象。银杏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技术解释其发育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以银杏基生垂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和LC-MS/MS的方法比较了垂乳(C)与根(R)、茎(S)组织在转录和代谢水平上的差异。我们筛选了在垂乳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差异积累的代谢物和植物激素,构建了激素信号转导调控通路,筛选了其中的关键酶和调控基因,旨在探明垂乳发育调控机制,解释垂乳的特异性及其在银杏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为银杏基因功能研究以及解释银杏环境适应能力等研究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垂乳、根、茎组织中共检测出7类植物激素的21种化合物。细胞分裂素类化合物(c Z、t Z、IP)、茉莉酸类化合物(ME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均在垂乳中含量最高,且均显着高于茎和根。生长素类化合物(IAA、ME-IAA、ICAld、I CA)、赤霉素(GA6)、茉莉酸(JA、H2JA、JA-ILE)和乙烯前体ACC均在根中含量最高,除ICAld外均显着高于茎、垂乳。IAA、ME-IAA的含量呈现根>垂乳>茎的趋势。在检出的7种赤霉素类化合物(GA3、GA4、GA6、GA7、GA15、GA20和GA51)中,GA3的含量远超其他化合物,在垂乳和根中都有较高的含量,显着高于茎。植物激素之间含量比值,AUX/GA的比值在根中最高,显着高于茎和垂乳;AUX/CTK的比值呈现根>茎>垂乳的趋势。(2)垂乳、根和茎组织中共检测出代谢物414种,分属于11个一级分类的32个二级分类。相对含量最多的代谢物依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0.41%)、脂质(17.76%)、酚酸类(9.62%)、有机酸(7.89%)、黄酮(7.60%)等。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119种和156种DAMs,二者有69种共同DAMs,其中68种趋势一致。共同上调的20种DAMs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7种)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7种);共同下调的48种DAMs主要集中在黄酮类(15种)、酚酸类(14种)、木脂素和香豆素类(8种)和脂质(4种)。S vs C对比组合有55种DAMs被富集到63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53种DAMs被富集到51条KEGG通路中。(3)通过转录组测序,9个植物样本共获得74.95 Gb Clean Data。共得到505378738条Raw Reads,过滤后获得487175244条Clean Reads。各样本转录组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比例在83%以上。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2655条和5259条DEGs,二者有1124条共同DEGs,其中826条表达趋势相同。S vs C对比组合有843条DEGs被富集到127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1605条DEGs被富集到129条KEGG通路中。(4)S vs C对比组合中1753条DEGs和118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R vs C对比组合中3740条DEGs和146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两个对比组合具有强相关性的DAMs主要集中在酚酸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和脂质分类中。949条共同DEGs与8种植物激素化合物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其中与t Z具有强相关关系的DEGs最多,达到538条,其次依次为MEJA(343条)、IAA(297条)、ACC(268条)、SA(222条)、JA(127条)、ABA(118条)、GA3(53条)。共有27条与相应激素化合物强相关的DEGs富集到植物激素合成、信号转导相关KEGG通路中,其中15条DEGs与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化合物存在强相关性。(5)基生垂乳发育与苯丙烷、黄酮、氨基酸、核苷酸合成,以及植物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等通路密切相关。我们推测,根系接受胁迫刺激后启动应答反应,通过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基生垂乳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发挥主要作用。基生垂乳通过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网络参与植物的胁迫响应。我们筛选出可能参与银杏基生垂乳发育和胁迫调控的关键酶和基因如下: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咖啡酰-Co A O-甲基转移酶(Gb_12660)与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Gb_09387)、茉莉酸合成相关酰基辅酶A氧化酶(ACX,Gb_13280)、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UDP-葡萄糖基转移酶73C(UGT73C,Gb_19257)、生长素反应因子ARF(Gb_17830)、生长素响应因子GH3(Gb_40050)、细胞分裂素二组分响应调节器ARR-A家族(Gb_33947)与ARR-B家族(Gb_37200)、茉莉酸转录因子MYC2(Gb_15096)。
吕尧[8](2021)在《生姜根茎形成与膨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以地下部变态根茎作为食用器官,其大小不仅可衡量产量的高低,还是重要的外观商品指标,明确其发育机理,可为栽培技术创新和种质创制提供理论支撑。为此,本文在对根茎形成过程进行解剖学结构观察基础上,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的手段研究了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差异表达基因;验证了ZoABF4对ZoSUT2的调控关系;同时以生产中种姜播深影响根茎膨大为切入点,研究了根茎膨大与内源激素、糖代谢等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姜新生的根茎形成始于种姜种芽的萌发过程中,种芽萌动期有初步的茎尖结构,分生细胞活跃,但未见明显的根茎组织与维管束;而成芽期,可观察到典型的茎尖与根茎组织结构,生长锥及叶原基细胞活跃,髓部细胞趋于成熟,维管束发育完成。(2)生姜新生根茎形成过程中,IAA、ABA和JA含量逐渐升高,而GA1、GA4、GA7、玉米素、反式玉米素核苷、IP及IPR含量逐渐降低;ACC含量在种芽萌动前含量较高,而在种芽萌动期含量极低;茉莉酸异亮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由此可见,不同植物激素在生姜种芽萌发、根茎诱导以及根茎形成过程作用不同,GA和乙烯可促进生姜萌发,JA和ABA可诱导根茎形成,ABA和IAA促进根茎形成,而GA不利于根茎形成。在生姜根茎膨大过程中,IAA、ABA含量逐渐提高,GA3和玉米素含量逐渐降低。(3)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参与IAA、ABA、BR和JA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而参与CTK、GA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且催化其分解的CKX和GA2ox表达显着上调,这与新生根茎中植物激素的变化一致。IAA可直接介导AUX/IAA和GH3基因的表达,促进IAA的信号响应;而CRE1、AHP与B-ARR的下调表达降低生姜对CTK的敏感性;GAs响应转录因子(TF)的下调表达减弱了GA的信号转导,而ABA促进了Sn RK2和ABF的表达,促进了ABA下游基因的表达。JA和BR均促进了其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基因表达。(4)生姜根茎膨大过程中,播深10 cm较播深2 cm显着促进了新生根茎的膨大,根茎鲜重提高91.34%,根长、根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62.27%和44.2%和17.34%;播深10 cm显着提高了根系IAA、ETH含量,降低了ABA和CTK含量,同时ARF7、LBD16和PIN1基因表达显着提高,而AUX/IAA表达显着降低;播深10 cm对生姜根茎膨大的促进作用还与根茎中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连同维管束的旺盛发育,促进了生姜水分的传导与积累;播深10 cm提高了根际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了Acid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和Planctomycetes的丰度,促进了nar G、nir S、nif H和amo A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根际营养。(5)生姜根茎膨大过程中,播深10 cm显着提高了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以及Rubisco和FBPase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与播深2 cm相比,播深10 cm可显着提高生姜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效率,降低热耗散;播深10 cm可促进蔗糖转运蛋白SUTs和SWEETs的基因表达,提高蔗糖的装载与卸载效率;而叶片中分解方向SUS和CWINV活性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和根茎中的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的提高,促进了叶片中的蔗糖装载与根茎中的蔗糖卸载,提高了库源间的蔗糖浓度梯度;播深10 cm还提高了生姜根茎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SSS、BE、PGE和AGPase的表达水平,降低了淀粉分解相关基因α-AM、β-AM和SP的表达量,促进淀粉在生姜根茎中的合成积累。(6)ZoABF4和ZoSUT2均随生姜根茎形成与膨大表达量显着提高,且ZoABF4在突变体生姜瘦小姜指中表达显着降低。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表明,ZoABF4定位于细胞核,ZoSUT2定位于细胞膜;ZoSUT2启动子具有3个ABRE顺式作用元件,酵母单杂交证明ZoABF4可与ZoSUT2的SUT2-3启动子片段发生结合;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ZoABF4对ZoSUT2转录激活。
尚瑀琪[9](2021)在《马尾松不定芽诱导激素浓度与时长交互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分布面积广、脂材兼用的重要造林树种,在满足国内木材需求、松脂供应和维持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尾松不定芽诱导器官发生组织培养是优良珍贵种质保存和扩繁利用的基本手段之一。然而,如何在短期内诱导获得较多高质量的不定芽仍是马尾松组织培养体系构建的技术瓶颈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诱导时长对不定芽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论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6-BA不同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长对马尾松不定芽诱导的差异表型效应,并针对不同浓度及时长处理的四组不定芽诱导差异表型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不同6-BA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长处理下马尾松不定芽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诱导培养基中的6-BA浓度及其诱导时长对成熟胚不定芽诱导的数量和芽长均有显着地交互的效应。在特定的诱导时长(2d~32d)内,诱导不定芽数量随6-BA浓度升高而增加(增殖系数从0增加到7.78);而在特定的6-BA浓度水平(4.4μmol·L-1,11.1μmol·L-1,44.4 μmol·L-1)内,诱导不定芽数则随诱导时长(2d~32d)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均以16d诱导时长其不定芽平均诱导数最高(6.02、6.56、7.78),且芽生长正常;此外,不定芽长随6-BA浓度或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变矮。2.马尾松茎段腋芽增殖与伸长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6-BA浓度及其诱导时长对马尾松茎段腋芽诱导与增殖具有显着地影响,腋芽增殖数量随6-BA浓度升高及诱导时长延长而增加,经高浓度(6-BA22.2 μmol·L-1)诱导32d处理后,其腋芽增殖系数为6.11,单个茎段腋芽增殖数最高可达36~40个;WPM培养基中低浓度NH4+或去NH4+处理(NH4-+/NO3-:0.2-0.4或0)对腋芽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每30d腋芽最大增长量分别为0.62cm和0.53cm,均高于其他处理组;附加0.98μmol·L-1的IBA对腋芽伸长生长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每30d腋芽增长量为0.42cm,而其他浓度处理对其伸长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3.不同浓度的IBA对茎段芽不定根诱导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随IBA浓度(4.9 μmol·L-1、9.8 μmo1·L-1、19.6 μmok·L-1)增加,生根率先增加后降低(31.82%、48%、45.45%),不定根状态也存在差异变化。IBA浓度9.8 μmol·L-1为较适宜的马尾松茎段腋芽生根诱导浓度,该处理下诱导产生的不定根根系发达,细根数量多,生长状态良好,生根芽苗移栽可长成正常植株。4.6-BA低浓度(4.4μmol·L-1)短(4d)、长(32d)诱导时长,6-BA高浓度(44.4 μmol·L-1)短(4d)、长(32d)诱导时长这4组诱导处理下的成熟胚外植体,经转录组分析表明,12个测序样本经组装拼接共获得293900个unigene、聚类去冗余后获得110781个unigene。阈值为FDR<0.01,|logFC|>2时,其中有3425条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经GO(Qvalue<0.01)及KEGG(Qvalue<0.05)显着性富集分析发现,接种的外植体应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时长作用所形成的环境胁迫时,刺激反应、应激反应和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存在显着差异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时长调控马尾松不定芽诱导的差异表现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中的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AHK、AHP、ARR-As等细胞分裂素相关基因在外植体诱导短时长(4d)诱导处理下表达上调,在外植体诱导长时长(32d)处理下表达下调;而AUX/IAAs、AUX/LAXs、SA URs、GH3s和ARFs等与生长素相关基因在不定芽诱导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则相反,表现为短时长(4d)诱导处理下其表达下调,而长时长(32d)诱导处理下表达上调。
韩锐[10](2020)在《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是遗传学研究中珍贵的实验材料。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为开展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研究及后续的基因鉴定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br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突变性状,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确定突变基因,并开展突变基因功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以白桦br突变体为试材,以野生型白桦WT为对照,以转BpCCR1过表达白桦OE2为转基因对照,从生长特性、株型特征、光合能力、感病能力和内源激素含量等方面展开研究。生长特性及株型观察结果显示,br株系树高、地径显着低于2个对照株系,但表现出侧枝细,二级侧枝多,节间距小,分枝角小的株型特征。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显示,与对照株系相比,br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小,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感病性分析显示,br株系比对照株系更易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br主枝茎尖与侧枝茎尖中IAA和Zeatin激素含量相近,但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大。同时,br侧枝茎尖中茉莉酸含量低,水杨酸含量高。(2)对WT、OE2和br主枝茎尖和侧枝茎尖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WT和OE2相比,br主枝茎尖中的差异基因有406条,包括149条上调表达基因和257条下调表达基因;br侧枝茎尖中的差异基因有396条,包括125条上调表达基因和271条下调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影响了花发育、植物育性、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形态建成、顶端分生区活性、激素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进程。(3)以br突变体为试材,采用TAIL-PCR、基因组二代和三代重测序技术鉴定T-DNA插入位点,结果发现br基因组中存在2个T-DNA插入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位于Chr 5(1729009~1729377 bp)上,引起369 bp不纯合缺失,缺失区域包含了BpCOI1(Bpev01.c0817.g0010.m0001)基因的122 bp 5’UTR和 247 by第一段外显子序列。qRT-PCR结果显示,br中BpCOI1基因表达量显着低于WT和OE2,且br突变体对外源MeJA应答能力降低。(4)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pCOI1启动子融合GUS的表达载体转入到白桦合子胚中,共得到4个ProBpCOI1::GUS转基因株系。GUS染色和GUS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在转基因白桦的根、茎、叶和芽中均能检测到BpCOI1转录活性,且GUS基因在茎和芽中表达量较高。跟据BpCOI1启动子序列上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对ProBpCOI1::GUS转基因株系进行IAA、ABA、GA、SA、MeJA、ET和光周期处理,GUS活性和GUS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BpCOI1启动子对上述激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答,且对MeJA的响应最为明显;不同光周期也会影响BpCOI1启动子活性,其中,长光照促进BpCOI1启动子活性,短光照抑制其活性。(5)BpCOI1定位在细胞核上。与基因组序列相比,白桦中BpCOI1基因第150位碱基发生同义突变。对白桦、拟南芥、水稻和毛果杨中的COI1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不同物种的COI1序列1~40位氨基酸不保守,这段序列包含了部分F-box结构域;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显示这种序列不保守性并未影响BpCOI1蛋白与SKP1家族蛋白的相互作用。(6)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8个35S::BpCOI1过表达白桦株系;采用RNAi技术干扰了 2个片段,分别位于BpCOI1的第三段外显子上和第一段外显子上(包含了突变体中部分缺失的序列),各获得了 5个35S-BpCOI1-RNAi抑制表达株系。生长性状观察结果显示,1年生和2年生转基因株系的树高、地径和侧枝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无明显差别。MeJA诱导实验表明高浓度MeJA抑制了野生型和BpCOI1过表达株系的根生长,但对抑制表达株系的根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感病性分析显示,链格孢菌侵染7d后,BpCOI1抑制表达株系感病率在83.33%以上,病害指数在10.51%~22.95%之间,而BpCOI1过表达及野生型白桦的叶片均未出现病斑。qRT-PCR结果显示,链格孢菌侵染后,与野生型白桦相比,过表达株系中BpCOI1和BpMYC2表达量均上调,而抑制表达株系中BpCOI1和BpMYC2不上调或上调不明显。(7)对野生型白桦及转BpCOI1基因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白桦及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BpCOI1过表达株系中有1385条基因上调表达,1137条下调表达;抑制表达株系中有1446条基因上调表达,921条下调表达。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多数参与萜类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4条参与JA信号转导的基因下调表达;6条参与SA信号转导的基因、多数参与调控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和植物衰老进程的基因、WRKY类的基因均上调表达。此外,参与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转导、调控植物防御、激素响应、逆境响应、细菌和真菌响应的基因在BpCOI1转基因株系中也差异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易感病、多分枝、矮化等多性状变异的T-DNA插入突变体br进行鉴定,确定了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点,分离了突变基因,并对突变基因BpCOI1的启动子和基因功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证明,COI1蛋白在JA信号感知方面至关重要,BpCOI1基因低量表达可以导致白桦对JAs信号不敏感,且易感病,研究结果可为白桦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
二、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分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穗长基因PA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花序结构及幼穗发育过程 |
1.2 水稻穗型的遗传调控机制 |
1.2.1 分生组织活性的调控 |
1.2.2 分生组织身份转变的调控 |
1.2.3 枝梗伸长的调控 |
1.3 激素对水稻穗型的调控 |
1.3.1 细胞分裂素介导的穗型调控 |
1.3.2 生长素介导的穗型调控 |
1.3.3 其它激素对穗型的调控 |
1.4 细胞分裂素的代谢与信号转导 |
1.4.1 细胞分裂素的代谢过程 |
1.4.2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pal1突变体的形态学与细胞学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调查 |
2.1.3 幼穗分生组织扫描电镜观察 |
2.1.4 茎顶端分生组织观察 |
2.1.5 植物总RNA提取、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2.1.6 原位杂交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al1突变体表型分析 |
2.2.2 pal1突变体SAM变小、PBM减少 |
2.2.3 pal1突变体分生组织活性降低 |
第三章 PAL1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
3.1.2 PCR扩增 |
3.1.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1.4 转基因互补及敲除载体的构建 |
3.1.5 水稻愈伤组织转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al1突变体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2 PAL1基因的图位克隆 |
3.2.3 转基因互补验证 |
3.2.4 pal1等位突变体鉴定 |
3.2.5 PAL1杂合子表型分析 |
3.2.6 PAL1与其同源基因的功能冗余性分析 |
第四章 PAL1基因的功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2 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4.1.3 亚细胞定位 |
4.1.4 叶绿素提取与含量测定 |
4.1.5 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 |
4.1.6 split-ubiquitin酵母系统验证PAL1的二聚化 |
4.1.7 萤火素酶互补试验验证PAL1的二聚化 |
4.1.8 PAL1及突变蛋白与细胞分裂素的结合能力 |
4.1.9 检测pal1突变体对细胞分裂素的生理响应 |
4.1.10 采用TCSn-GUS系统检测pal1突变体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 |
4.1.11 酵母单杂交 |
4.1.12 转录组分析 |
4.1.13 单倍型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AL1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2.2 PAL1的表达模式与亚细胞定位 |
4.2.3 pal1影响了受体同源二聚体的形成 |
4.2.4 pal1影响了受体与细胞分裂素的结合 |
4.2.5 pal1使细胞分裂素信号减弱 |
4.2.6 pal1影响了内源细胞分裂素的稳态 |
4.2.7 PAL1与IPA1形成反馈调控环 |
4.2.8 pal1的转录差异分析 |
4.2.9 PAL1的单倍型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PAL1参与调控分生组织活性及穗型结构 |
5.1.2 OsHK4/OHK4中α-螺旋的完整性对受体二聚化和配体结合起着重要作用 |
5.1.3 PAL1维持内源细胞分裂素的稳态 |
5.1.4 IPA1通过正反馈调控PAL1的表达 |
5.1.5 PAL1有利基因型的挖掘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单性结实的定义及其机理 |
1.2 单性结实的诱导及生产应用 |
1.2.1 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单性结实 |
1.2.2 环境因素诱导单性结实 |
1.2.3 机械伤诱导单性结实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1 赤霉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2 生长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3 细胞分裂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4 乙烯对单性结实的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5 多胺类及其它化学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 |
1.3.6 激素间相互作用 |
1.4 坐果早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4.1 细胞分裂、细胞扩张与细胞壁重塑调控果实早期发育 |
1.4.2 源库代谢与果实早期发育 |
1.4.3 转录因子调控单性结实的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梨单性结实的诱导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
2.1.2.2 果实横纵径及果心横径测定 |
2.1.2.3 果实硬度测定 |
2.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2.1.2.5 果实糖酸提取 |
2.1.2.6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测定 |
2.1.3 试验数据分析及绘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坐果率的影响 |
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形态及种子的影响 |
2.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横纵径及形态的影响 |
2.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
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3.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硬度的影响 |
2.2.3.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2.3.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2.2.3.4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
2.3 讨论 |
3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3.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3.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3.1.2.4 基因表达量、样品相关性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 |
3.1.2.5 PCA主成分分析、GO富集分析及WGCNA网络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GA诱导的‘翠冠’梨转录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
3.2.3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坐果早期调控网络构建 |
3.2.3.1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WGCNA网络构建 |
3.2.3.2 坐果早期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3.2.3.3 GA上调类模块GO富集通路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3.2.3.4 GA上调类模块中核心基因的挖掘 |
3.3 讨论 |
4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4.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4.1.2.4 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因子识别及Mfuzz聚类分析 |
4.1.2.5 单性结实坐果有关通路关键基因识别及热图绘制 |
4.1.2.6 坐果相关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分析 |
4.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基本情况 |
4.2.1.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数量分布 |
4.2.1.2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家族动态表达 |
4.2.1.3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表达趋势 |
4.2.2 单性结实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1 植物激素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2 细胞周期及细胞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2.3 细胞壁水解重构、光合作用及糖代谢转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3 转录因子下游通路筛选及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构建 |
4.2.3.1 单性结实坐果调控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情况 |
4.2.3.2 单性结实坐果过程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初探 |
4.3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山葡萄浆果滞育解剖与生理学及转录组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山葡萄种质资源概述 |
1.2 果实大小粒的影响因素 |
1.2.1 授粉受精过程 |
1.2.2 种子形成 |
1.2.3 果实细胞的分裂与膨大 |
1.2.4 内源激素调节 |
1.3 葡萄大小粒的研究进展 |
1.3.1 基因型 |
1.3.2 生理生态因子 |
1.3.3 相关基因 |
1.4 透射电镜和转录组学在研究果实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
1.4.1 透射电镜在研究果实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
1.4.2 转录组学在研究果实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花粉对‘双丰’授粉亲和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丰’与‘左山一’青粒数比较 |
2.2.2 ‘双丰’授粉亲和性观察 |
2.2.3 ‘双丰’果粒发育动态观察 |
2.3 讨论 |
2.3.1 花粉对‘双丰’授粉亲和性的影响 |
2.3.2 果柄粗度与果粒滞育的关系 |
2.3.3 ‘双丰’果实成熟的选择性 |
第三章 ‘双丰’不同类型浆果在浆果膨大期的动态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类型果粒在浆果膨大期的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类型果粒在浆果膨大期的粒重动态变化 |
3.2.3 不同类型果粒在浆果膨大期的种子发育动态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双丰’滞育果粒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浆果膨大初期的果实和种子解剖结构 |
4.2.2 不同类型果粒果柄解剖结构 |
4.2.3 大粒和中粒果肉输导组织观察 |
4.3 讨论 |
4.3.1 发生滞育中粒和小粒的种子发育特点 |
4.3.2 发生滞育中粒的输导组织发育特点 |
第五章 ‘双丰’滞育果粒的糖含量、糖代谢酶及内源激素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糖类化合物含量变化 |
5.2.2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糖代谢酶活性变化 |
5.2.3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5.3 讨论 |
5.3.1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糖类含量变化特点 |
5.3.2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特点 |
5.3.3 不同类型浆果在果实发育初期至转色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特点 |
第六章 ‘双丰’滞育青粒的转录组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RNA提取效果 |
6.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表达量计算 |
6.2.3 大粒在每个发育阶段表达量都大于中粒的基因 |
6.2.4 中粒在每个发育阶段表达量都大于大粒的基因 |
6.2.5 山葡萄发育过程中逐渐上调表达的基因 |
6.2.6 山葡萄发育过程中逐渐下调表达的基因 |
6.2.7 山葡萄浆果膨大期中粒中表达量高于大粒的基因 |
6.2.8 山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参与ABA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 |
6.2.9 差异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
6.3 讨论 |
6.3.1 调控山葡萄正常果实发育的相关基因 |
6.3.2 调控山葡萄青粒发育的相关基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噻苯隆调控棉花叶片脱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器官脱落发生过程及脱落机制 |
1.1.1 离层区形成 |
1.1.2 脱落信号响应 |
1.1.3 器官脱落激活及离层区保护层形成 |
1.2 植物器官脱落诱因 |
1.2.1 衰老诱导的脱落 |
1.2.2 外界胁迫诱导的脱落 |
1.3 植物激素参与器官脱落 |
1.4 转录组和代谢组在器官脱落中的应用 |
1.5 棉花化学脱叶研究进展 |
1.5.1 棉花化学脱叶的研究现状 |
1.5.2 噻苯隆诱导棉花脱叶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棉花对噻苯隆响应的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2.2.2 表型鉴定 |
2.2.3 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O~(2-)、H_2O_2和MDA测定 |
2.2.4 光合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棉花叶片表型特征和解剖学特征 |
2.3.2 棉花叶片ROS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
2.3.3 棉花叶片光合参数和色素含量 |
2.3.4 棉花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 |
2.3.5 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噻苯隆处理后表型特征 |
2.4.2 噻苯隆对叶片脱落ROS稳态的影响 |
2.4.3 噻苯隆诱导叶片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 |
2.4.4 噻苯隆诱导叶片脱落表型及生理生化相关性 |
2.5 结论 |
3 棉花对噻苯隆响应的多组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3.2.2 光合参数测定 |
3.2.3 转录组文库构建、测序和分析 |
3.2.4 代谢组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脱叶处理后四个时期叶片转录组分析 |
3.3.2 脱叶处理后miRNA测序数据分析 |
3.3.3 结合降解组的靶基因预测和注释 |
3.3.4 miRNA和 WGCNA模块联合分析 |
3.3.5 代谢组分析 |
3.3.6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 |
3.4 讨论 |
3.4.1 棉花叶片表型、生理和转录差异 |
3.4.2 构建叶片脱落特异性共表达网络 |
3.4.3 棉花叶片miRNA转录后调控网络 |
3.4.4 乙烯、细胞分裂素和水杨酸参与噻苯隆诱导的叶片脱落 |
3.5 结论 |
4 大田种植棉花对噻苯隆的响应特点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和地点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脱叶率和吐絮率统计 |
4.2.4 抗氧化酶活性、H_2O_2和MDA含量测定 |
4.2.5 光合参数测定 |
4.2.6 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考查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棉花脱叶和吐絮 |
4.3.2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 |
4.3.3 棉花纤维品质 |
4.3.4 棉花光合性能 |
4.3.5 棉花生理特性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棉花叶片脱落与抗氧化代谢 |
5.1.2 棉花叶片脱落与光合作用 |
5.1.3 棉花叶片脱落与激素 |
5.2 研究总结 |
5.3 本研究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沙柳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杨树的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株型的形成 |
1.2 激素对株型调控的影响 |
1.2.1 生长素对株型的调控 |
1.2.2 细胞分裂素对分枝的调控 |
1.2.3 独脚金内酯对分枝的调控 |
1.3 重力反应调控 |
1.3.1 重力反应信号转导机制 |
1.3.2 应力木的相关研究及其对应用的影响 |
1.4 IGT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
1.4.1 LAZY1 亚家族 |
1.4.2 TAC1 亚家族 |
1.4.3 DRO1 亚家族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转基因植株表型观测 |
2.2.2 应力木实验 |
2.2.3 SpsLAZY1a表达量分析 |
2.2.4 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2.5 转录组测序 |
2.2.6 木材组分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植株表型鉴定 |
3.1.1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植株表型观测 |
3.1.2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植株解剖结构分析 |
3.2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株系的应力木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株系的应力木表型观测 |
3.2.2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株系的应力木解剖结构分析 |
3.3 SpsLAZY1a 基因过表达株系的LAZY1a 基因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1 SpsLAZY1a 基因过表达株系中LAZY1a 基因表达分析 |
3.3.2 IGT基因家族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3 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4 细胞分裂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5 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6 水杨酸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4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株系的转录组分析 |
3.4.1 测序数据的筛选、比对和质控 |
3.4.2 基因表达定量 |
3.4.3 差异基因筛选 |
3.4.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4.5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4.6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归纳 |
3.4.7 通过RT-qPCR反应分析验证转录组数据 |
3.5 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株系的木材组分变化分析 |
4 讨论 |
4.1 SpsLAZY1a参与调控杨树的重力反应 |
4.2 LAZY1与Aux/IAA蛋白家族关系分析 |
4.3 应力木形成过程中调控因子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细胞分裂素信号传导和生长素生物合成协同调控砷酸盐诱导的根生长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重金属砷的化学性质及生物学功能 |
1.1.1 环境中砷的主要来源及存在形式 |
1.1.2 重金属砷是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 |
1.1.3 砷的毒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3.1 砷的毒性 |
1.1.3.2 砷的致癌及抑癌作用 |
1.2 植物对砷胁迫的响应机理 |
1.2.1 植物对不同形态砷的吸收及分配 |
1.2.1.1 植物对亚砷酸盐和砷的甲基化衍生物的吸收及运输 |
1.2.1.2 植物对砷酸盐的吸收及运输 |
1.2.2 砷毒害植物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基础 |
1.2.2.1 砷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
1.2.2.2 砷胁迫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合成 |
1.2.2.3 砷胁迫降低植物气孔导度 |
1.2.2.4 砷胁迫抑制ATP合成 |
1.2.2.5 砷抑制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 |
1.2.2.6 砷胁迫扰乱植物膜的通透性 |
1.2.3 植物解砷毒的机制 |
1.2.3.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螯合作用 |
1.2.3.2 氧化胁迫与植物耐砷性 |
1.2.3.3 植物对砷的外排及区隔化 |
1.2.3.4 矿质元素与植物耐砷性 |
1.2.3.5 超积累砷的植物及其耐砷机制 |
1.2.4 重金属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
1.3 植物激素调控重金属胁迫响应 |
1.3.1 生长素 |
1.3.2 细胞分裂素 |
1.3.3 脱落酸 |
1.3.4 乙烯 |
1.3.5 茉莉酸 |
1.3.6 水杨酸 |
1.3.7 油菜素内酯 |
1.3.8 赤霉素 |
1.4 植物根系可塑性发育 |
1.4.1 拟南芥根端干细胞微环境构成及维持机理 |
1.4.2 植物激素互作调控根系发育 |
1.4.3 环境因素调控根系可塑性发育 |
1.4.3.1 营养元素调控根系可塑性发育 |
1.4.3.2 水分条件调控根系可塑性发育 |
1.4.3.3 盐胁迫调控根系可塑性发育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生物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培养基配制 |
2.1.5.1 LB液体及固体培养基 |
2.1.5.2 YEP液体及固体培养基 |
2.1.5.3 1/2MS固体培养基 |
2.1.5.4 酵母培养基 |
2.1.6 实验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南芥种子无菌处理及生长条件 |
2.2.3 基因组DNA提取 |
2.2.4 植物材料总RNA提取与反转录 |
2.2.5 表达载体构建 |
2.2.5.1 引物设计 |
2.2.5.2 目的片段PCR扩增 |
2.2.5.3 PCR产物胶回收纯化 |
2.2.5.4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反应 |
2.2.5.5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CaCl_2法) |
2.2.5.6 连接产物转化 |
2.2.5.7 菌落PCR筛选 |
2.2.5.8 质粒DNA提取 |
2.2.6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2.2.6.1 根癌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6.2 根癌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冻融法) |
2.2.6.3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2.2.6.4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鉴定 |
2.2.7 GUS染色 |
2.2.8 拟南芥根尖胼胝质染色 |
2.2.9 拟南芥根尖淀粉粒染色 |
2.2.10 实时定量PCR |
2.2.10.1 实时定量PCR引物设计 |
2.2.10.2 实时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2.2.11 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
2.2.11.1 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
2.2.11.2 蛋白诱导 |
2.2.11.3 蛋白纯化 |
2.2.14 凝胶阻滞迁移实验 |
2.2.14.1 探针设计及合成 |
2.2.14.2 EMSA结合反应及聚丙烯凝胶电泳 |
2.2.14.3 转膜及膜交联 |
2.2.14.4 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
2.2.15 酵母单杂筛库 |
2.2.15.1 pHISi-1-Bait筛库载体构建及线性化 |
2.2.15.2 拟南芥根尖cDNA文库构建 |
2.2.15.3 YM4271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5.4 酵母转化及目的基因阳性克隆筛选 |
2.2.15.5 pHISi-1-Bait酵母菌株HIS3 抗性表达检测 |
2.2.15.6 制备pHISi-1-Bait酵母感受态细胞及cDNA文库的转化 |
2.2.15.7 酵母质粒提取及测序 |
2.2.16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2.2.16.1 植物材料收集及交联 |
2.2.16.2 材料超声破碎及抗体孵育 |
2.2.16.3 Beads清洗及样品解交联 |
2.2.17 烟草瞬时激活实验 |
2.2.17.1 烟草转化 |
2.2.17.2 LUC/LEN活性检测 |
2.2.18 拟南芥根尖IAA浓度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s~V抑制根系生长的细胞学基础 |
3.1.1 As~V抑制根系生长 |
3.1.2 As~V抑制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大小 |
3.1.3 As~V抑制细胞分裂 |
3.1.4 As~V促进干细胞微环境重要调控因子的表达 |
3.1.5 As~V缓解根尖干细胞死亡 |
3.1.6 As~V激活氧化应激反应 |
3.2 生长素合成基因ASA1和ASB1 调控根系砷酸盐胁迫响应 |
3.2.1 As~V诱导生长素早期响应 |
3.2.2 As~V促进生长素生物合成、激活生长素信号转导 |
3.2.3 As~V不影响AUX1和PIN2 介导的生长素运输 |
3.2.4 As~V上调生长素合成基因ASA1和ASB1 的表达 |
3.2.5 asa1 asb1对As~V敏感性降低 |
3.2.6 As~V通过生长素合成基因ASA1和ASB1 调控根尖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
3.3 B-ARRs直接激活ASA1和ASB1 的转录 |
3.3.1 Type-B ARRs与 ASA1和ASB1 的启动子在体外互作 |
3.3.2 Type-B ARRs与 ASA1和ASB1 的启动子在体内互作 |
3.3.3 B-ARRs对 ASA1和ASB1 的直接调控作用 |
3.4 B-ARRs参与拟南芥根系砷酸盐胁迫响应 |
3.4.1 细胞分裂素相关突变体和转基因植株对砷酸盐胁迫的响应 |
3.4.2 As~V激活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 |
3.4.3 As~V促进根尖ARRs蛋白积累 |
3.4.4 As~V通过ARR1 调控ASA1和ASB1 的表达 |
3.4.5 外源细胞分裂素促进ASA1和ASB1 的表达 |
3.4.6 ASA1和ASB1 作用于ARR1 的下游 |
4 讨论 |
4.1 植物根系通过细胞分裂素信号感知As~V |
4.2 ARR1 在根冠响应砷酸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
4.3 KMD蛋白介导砷酸盐胁迫下ARR蛋白的降解? |
4.4 局部生长素生物合成参与根系对砷酸盐胁迫响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银杏 |
1.2 银杏垂乳 |
1.2.1 垂乳的命名 |
1.2.2 垂乳的生理特性 |
1.2.3 垂乳的解剖结构 |
1.2.4 垂乳发育机制 |
1.2.5 垂乳的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3.1 生长素 |
1.3.2 赤霉素 |
1.3.3 细胞分裂素 |
1.3.4 脱落酸 |
1.3.5 乙烯 |
1.3.6 水杨酸与茉莉酸 |
1.3.7 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1.4 多组学分析 |
1.4.1 转录组学 |
1.4.2 代谢组学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植物材料 |
2.3 仪器与试剂 |
2.4 研究方法 |
2.4.1 植物激素检测 |
2.4.1.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
2.4.1.2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
2.4.1.3 标准曲线和绝对定量 |
2.4.2 代谢组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2.1 提取 |
2.4.2.2 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
2.4.2.3 代谢物定性与定量 |
2.4.3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3.1 总RNA提取和检测 |
2.4.3.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
2.4.3.3 文库质检 |
2.4.3.4 上机测序 |
2.4.3.5 qRT-PCR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不同组织植物激素含量 |
3.1.1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
3.1.2 标准曲线 |
3.1.3 激素含量分析 |
3.1.3.1 生长素类 |
3.1.3.2 赤霉素类 |
3.1.3.3 细胞分裂素类 |
3.1.3.4 茉莉酸类 |
3.1.3.5 脱落酸、水杨酸和乙烯 |
3.1.4 激素间含量比值 |
3.2 银杏不同组织代谢组分析 |
3.2.1 数据结果质控与评估 |
3.2.1.1 样本质控 |
3.2.1.2 主成分分析 |
3.2.1.3 聚类分析 |
3.2.1.4 重复性评估 |
3.2.2 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
3.2.3 银杏不同组织差异积累代谢物筛选 |
3.2.4 差异代谢物KEGG注释与富集 |
3.3 银杏不同组织转录组分析 |
3.3.1 转录组概况 |
3.3.2 基因表达量 |
3.3.3 qRT-PCR验证 |
3.3.4 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
3.3.5 差异表达基因KOG分析 |
3.3.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3.7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3.8 转录因子注释 |
3.3.9 新基因发掘与注释 |
3.3.10 可变剪接 |
3.4 联合分析 |
3.4.1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
3.4.1.1 相关性分析 |
3.4.1.2 差异相关性分析 |
3.4.1.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4.1.4 相关性网络 |
3.4.2 转录组与激素联合分析 |
3.4.2.1 差异相关性分析 |
3.4.2.2 KEGG通路富集 |
3.4.3 基于植物激素的转录、代谢调控通路 |
4 讨论 |
4.1 基生垂乳中的植物激素积累 |
4.2 基生垂乳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类代谢物 |
4.3 基生垂乳中的苯丙烷类代谢物 |
4.4 基生垂乳中的差异转录因子 |
4.5 基生垂乳发育关键转录、代谢调控机制 |
4.5.1 根系感受胁迫刺激 |
4.5.2 根系进行防御应答 |
4.5.3 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 |
4.5.4 激素调控基生垂乳形态建成 |
4.5.5 基生垂乳参与植物防御反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生姜根茎形成与膨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生姜的起源于分类 |
1.1.1 生姜的起源 |
1.1.2 生姜的分类 |
1.1.3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2 植物变态根茎发育的生理学基础 |
1.2.1 变态根茎的发育与根际环境的关系 |
1.2.2 变态根茎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
1.2.3 内源激素与变态根茎的发育 |
1.2.4 影响变态根茎发育的其他因素 |
1.3 植物变态根茎发育的遗传学基础 |
1.3.1 变态根茎的遗传发育及QTLs定位 |
1.3.2 ABFs转录因子结构特点 |
1.3.3 ABFs的作用机理及环境响应 |
1.3.4 ABFs在变态根茎发育中的作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药品与试剂 |
2.2.1 载体与菌株 |
2.2.2 试剂盒 |
2.2.3 基本培养基与抗生素 |
2.2.4 引物 |
2.3 试验方法 |
2.3.1 石蜡切片与徒手切片 |
2.3.2 生姜生理指标测定 |
2.3.3 总RNA、基因组DNA提取和cDNA合成 |
2.3.4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5 靶向代谢组(植物激素)测定 |
2.3.6 荧光定量PCR |
2.3.7 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2.3.8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2.3.9 染色体步移法克隆启动子 |
2.3.10 酵母单杂交 |
2.3.11 双荧光素酶 |
2.3.12 ZoSUT2启动子活性分析 |
2.3.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姜根茎的形成与发育过程 |
3.1.1 生姜根茎的形成过程 |
3.1.2 生姜根茎的发育过程 |
3.2 生姜根茎形成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3.2.1 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变化 |
3.2.2 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乙烯与水杨酸含量的变化 |
3.2.3 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 |
3.2.4 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赤霉素含量的变化 |
3.2.5 生姜根茎形成过程中茉莉酸含量的变化 |
3.3 生姜根茎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质量检测 |
3.3.2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3.3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3.3.4 植物激素生物合成途径差异基因的筛选 |
3.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差异基因筛选 |
3.3.6 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差异基因筛选 |
3.3.7 萜类主链生物合成途径差异基因筛选 |
3.3.8 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
3.4 生姜根茎膨大与生理代谢的关系 |
3.4.1 生姜根茎膨大过程植株的生物量变化 |
3.4.2 生姜根茎膨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3.4.3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吸收的关系 |
3.4.4 生姜根茎膨大与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 |
3.4.5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积累的关系 |
3.4.6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转运的关系 |
3.5 ZoABF4与ZoSU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5.1 ZoABF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3.5.2 ZoSUT2基因的克隆与启动子分析 |
3.5.3 ZoABF4对ZoSUT2转录调控验证 |
3.6 生姜内参基因的筛选 |
3.6.1 内参基因表达分析 |
3.6.2 使用GeNorm、Best Keeper和Norm Finder软件评价参考基因的稳定性 |
3.6.3 综合分析筛选最优内参基因 |
3.6.4 候选内参基因的验证 |
4 讨论 |
4.1 生姜根茎形成和发育的细胞学基础 |
4.2 植物激素对生姜根茎形成和膨大的调控机制 |
4.2.1 植物激素对生姜根系发育的调控作用 |
4.2.2 植物激素对生姜根茎形成与膨大的调控作用 |
4.3 生姜根茎膨大的物质基础 |
4.3.1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吸收 |
4.3.2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积累 |
4.3.3 生姜根茎膨大与物质转运 |
4.3.4 ZoABF4对ZoSUT2转录激活促进生姜根茎膨大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马尾松不定芽诱导激素浓度与时长交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松属树种不定芽器官发生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 |
1.1.2 国外松属树种器官发生研究进展 |
1.1.3 国内松属树种器官发生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定芽器官发生中的作用 |
1.3 不定芽器官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3.1 不定芽器官发生的分子基础 |
1.3.2 不定芽器官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
1.3.3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调控不定芽器官发生的作用机制 |
1.4 不定芽器官发生的转录组学研究 |
1.5 马尾松不定芽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6-BA浓度与时长对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诱导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预处理 |
2.1.3 外植体消毒灭菌处理 |
2.1.4 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诱导 |
2.1.5 马尾松不定芽伸长培养 |
2.1.6 培养条件 |
2.1.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6-BA浓度及诱导时长处理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诱导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
2.2.2 不同6-BA浓度及其诱导时长处理对不定芽初代诱导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6-BA浓度与时长对马尾松茎段腋芽增殖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马尾松茎段继代腋芽增殖培养 |
3.1.3 马尾松茎段腋芽伸长培养 |
3.1.4 培养条件 |
3.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尾松茎段腋芽继代增殖 |
3.2.2 马尾松茎段腋芽伸长培养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马尾松茎段芽生根诱导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马尾松伸长腋芽生根诱导 |
4.1.3 培养条件 |
4.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马尾松茎段芽生根诱导 |
4.2.2 马尾松成熟胚芽诱导及腋芽增殖组培快繁体系构建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马尾松不定芽诱导激素浓度与时长效应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总RNA的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 |
5.1.3 转录组de novo组装 |
5.1.4 Unigene功能注释 |
5.1.5 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4组诱导处理下马尾松不定芽诱导形态学表现 |
5.2.2 马尾松转录组测序与de novo组装 |
5.2.3 马尾松unigene功能注释 |
5.2.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KEGG代谢途径分析 |
5.2.7 马尾松不定芽分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6-BA浓度与时长对马尾松不定芽诱导效应 |
6.1.2 6-BA浓度与时长对马尾松茎段腋芽增殖影响 |
6.1.3 马尾松茎段芽生根诱导 |
6.1.4 马尾松不定芽诱导器官发生转录组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马尾松不定芽分化相关基因对应拟南芥同源序列情况 |
致谢 |
(10)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插入突变 |
1.2.1 转座子插入突变 |
1.2.2 T-DNA插入突变 |
1.3 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的研究方法 |
1.3.1 T-DNA插入拷贝数的确定 |
1.3.2 T-DNA侧翼序列的分离 |
1.3.3 突变基因的验证 |
1.4 COI1基因与茉莉素信号转导 |
1.4.1 COI1基因的研究概况 |
1.4.2 茉莉素的发现 |
1.4.3 茉莉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
1.4.4 茉莉素的信号转导 |
1.4.5 茉莉素的生物学功能 |
1.5 目的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白桦突变体的鉴定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感病分析所用菌株 |
2.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苗期生长量的测定 |
2.2.2 生长特性的测定 |
2.2.3 叶片和芽的解剖结构的观察 |
2.2.4 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2.5 木材特性的测定 |
2.2.6 感病性分析 |
2.2.7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2.2.8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突变体苗期生长量的变异 |
2.3.2 突变体生长参数的变异 |
2.3.3 突变体株型的变异 |
2.3.4 突变体芽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 |
2.3.5 突变体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变异 |
2.3.6 突变体材质特性的变异 |
2.3.7 突变体感病性分析 |
2.3.8 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2.3.9 突变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布 |
2.3.10 突变体展叶时间和结实情况的调查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白桦突变体差异基因分析 |
3.1 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
3.1.4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转录组的取材及测序 |
3.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数据的评估及qRT-PCR验证 |
3.3.2 突变体主枝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
3.3.3 突变体侧枝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
3.3.4 突变体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
3.3.5 突变体中差异基因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白桦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 |
4.1 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载体和菌株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
4.1.5 主要软件和网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 |
4.2.2 Southern杂交 |
4.2.3 TAIL-PCR确定T-DNA的插入位点 |
4.2.4 基因组重测序确定T-DNA的插入位点 |
4.2.5 突变体中突变基因BpCOI1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分析 |
4.2.6 突变体对MeJA应答分析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突变体的分子检测 |
4.3.2 br株系中T-DNA插入位点数目鉴定 |
4.3.3 br株系中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及验证 |
4.3.4 突变体中BpCOI1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及MeJA应答 |
4.4 本章小结 |
5 白桦BpCOI1启动子功能研究 |
5.1 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载体和菌株 |
5.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5.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
5.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
5.2 实验方法 |
5.2.1 突变基因BpCOI1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2 BpCOI1启动子融合GUS的载体构建 |
5.2.3 工程菌的制备 |
5.2.4 白桦遗传转化 |
5.2.5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分子检测 |
5.2.6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GUS染色 |
5.2.7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
5.2.8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激素的响应分析 |
5.2.9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分析 |
5.2.10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BpCOI1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
5.3.2 ProBpCOI1::GUS载体构建及工程菌的获得 |
5.3.3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获得 |
5.3.4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组织定位及表达特性 |
5.3.5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激素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BpCOI1与SKP1家族互作关系验证 |
6.1 材料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载体和菌株 |
6.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6.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
6.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
6.2 实验方法 |
6.2.1 BpCOI1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
6.2.2 BpCO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3 酵母双杂交 |
6.2.4 双分子荧光互补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BpCOI1基因的克隆及定位 |
6.3.2 BpCO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
6.3.3 BpCOI1互作蛋白的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白桦BpCOI1基因功能研究 |
7.1 材料 |
7.1.1 植物材料 |
7.1.2 载体和菌株 |
7.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7.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
7.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
7.2 实验方法 |
7.2.1 超表达和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
7.2.2 工程菌的制备及白桦的遗传转化 |
7.2.3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分子检测 |
7.2.4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生长性状测定 |
7.2.5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MeJA应答 |
7.2.6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感病性分析 |
7.2.7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转录组测序及qRT-PCR验证 |
7.2.8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BpCOI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工程菌的获得 |
7.3.2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获得 |
7.3.3 BpCOI1转基因白桦生长性状分析 |
7.3.4 BpCOI1转基因白桦MeJA应答分析 |
7.3.5 BpCOI1转基因白桦感病性分析 |
7.3.6 BpCOI1转基因白桦转录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讨论 |
8.1 T-DNA插入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珍贵材料 |
8.2 基因表达差异影响br突变体的突变表型 |
8.3 激素调控植物分枝发育 |
8.4 F-box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
8.5 BpCOI1基因对外界环境因子有不同的应答模式 |
8.6 br突变体和BpCOI1抑制表达株系含有相同的差异基因 |
8.7 COI1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 |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分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穗长基因PA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D]. 淳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D]. 沈家琪. 浙江大学, 2021(01)
- [3]山葡萄浆果滞育解剖与生理学及转录组测序研究[D]. 许培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噻苯隆调控棉花叶片脱落的机制研究[D]. 靳丁沙.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沙柳SpsLAZY1a基因过表达杨树的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D]. 李安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细胞分裂素信号传导和生长素生物合成协同调控砷酸盐诱导的根生长抑制[D]. 涂田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D]. 门晓妍.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8]生姜根茎形成与膨大机制研究[D]. 吕尧.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9]马尾松不定芽诱导激素浓度与时长交互效应研究[D]. 尚瑀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10]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D]. 韩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