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肺癌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力源[1](2021)在《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papillary intralymphatic angioendothelioma,PILA)是一种极其少见的脉管肿瘤,儿童与成年人均可发病,以儿童群体较为常见。本病亦称鞋钉样血管内皮瘤(hobnail haemangioendothelioma)、Dabska瘤(Dabska tumour),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WHO分类》(第5版)中被归类为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脉管肿瘤(ICD-O编码:9135/1;ICD11编码:XH4SY7)[1][1]。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极为罕见,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相关的病例报道数量较少,与其有关的研究资料及诊断经验亟需进一步积累,而根据现有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临床病理特征将对该疾病的诊疗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的对一例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进行病例分析,并对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进行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本文报道了一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右侧大腿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并对国内外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相关病例报告进行文献复习,结合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病史、检验报告、影像资料、病理诊断,对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性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进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工作的发展。结果检索国内外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有关的全部文献,总共查找到97例(包括本例在内)。现总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主要特征:(1)发病年龄:患者年龄跨度大,出生2天~83岁均可见,患者平均年龄为28岁,中位数年龄22岁;(2)群体分布: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在儿童及成年人中均可见,相对于青壮年、中年及老年群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3)性别差异:至今共发现女性患者53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略为多见;(4)发病部位: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既可发生于四肢、躯干、头颈部,也可见于乳腺、脾脏、小肠、睾丸、骨骼等全身其他各部位;(5)临床特点:常为发生于皮肤或皮下无痛性肿物或包块,呈缓慢性生长,被覆紫色皮肤者可出现变色;(6)肉眼观察: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0.7cm~50cm,肿物最大直径平均值为6.7cm,中位数为4.1cm;多位于皮下及真皮层,切面多为粉红、淡黄或浅蓝色,周界不清,部分可有囊性变或表面溃疡;(7)病理诊断:光镜下可见真皮内血管增生,管腔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衬覆增大的立方形或柱状的内皮细胞,呈火柴头样或鞋钉样凸向管腔,乳头状结构中央为玻璃样轴心,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肿瘤内皮细胞可表达CD31、CD34、VEGFR-3及FⅧ;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同时需与网状血管内皮瘤、鞋钉样血管瘤、复合性血管内皮瘤等进行相关鉴别;(8)目前主要推荐的治疗措施为局部广泛切除术,怀疑淋巴结转移者可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予以放疗、化疗或热疗等其他治疗;(9)随访时间:15天~17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43个月。结论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十分罕见,属于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肿瘤,可依据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及电镜超微结构进行诊断,目前首选局部广泛切除手术治疗,怀疑淋巴结转移者可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予以放疗、化疗或热疗等其他治疗,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长期随访。
张英杰[2](2020)在《广州市普通居民室内多环芳烃暴露与DNA氧化损伤的关联性》文中指出多环芳烃(PAHs)作为室内常见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已被广泛研究,其暴露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大量生物监测实验表明人群尿样中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与氧化应激标志物之间存在显着的剂量-反应关系,然而仅根据氧化损伤标志物不足以综合评估人群氧化应激的发生以及判断其可能的来源。因此,本研究以室内环境为对象,将环境中污染物(多环芳烃),环境介质的氧化潜势以及人群氧化损伤标志物联系起来,分析氧化潜势与污染物以及暴露效应的关系。2018年期间,随机招募广州市100户普通居民家庭,分别测定了室内大气(颗粒相和气相)、降尘中16种多环芳烃,以及205份居民尿样中羟基多环芳烃代谢物、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浓度。此外,采用二硫苏糖醇(DTT)法测定了室内灰尘的氧化潜势指标,以研究环境氧化潜势,环境污染物与暴露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多环芳烃总浓度(∑16PAH)在室内降尘、颗粒相和气相样本中的平均值分别为5.22±22.3μg/g、2.71±2.86 ng/m3和77.8±61.1 ng/m3,大多数多环芳烃在降尘和大气中的检出率在80%和68%以上。本研究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环境”与“人体”一一对应的方式,通过四种外暴露评估模型计算居民对室内多环芳烃的日摄入水平,发现大气皮肤接触为主导性暴露途径,接下来依次为大气呼吸、降尘皮肤接触和降尘经口摄入,其平均暴露量按大小顺序依次为77.0>19.5>3.75>1.60 ng/kg_bw/day,外环境对人群产生的累计暴露量达100ng/kg_bw/day左右。若考虑饮食暴露方式,则发现饮食暴露对萘(NAP)、芴(FLU)、菲(PHE)和芘(PYR)的贡献率在62-99%范围内。羟基多环芳烃总浓度(∑8OH-PAH)在尿样中的浓度为0.29-78.6 ng/m L(中位值:3.61ng/m L;平均值:6.74 ng/m L);8-OHd G在尿样中的浓度范围为0.77-32.0 ng/m L(中位值:6.83 ng/m L;平均值:8.58 ng/m L)。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居民多环芳烃代谢物与8-OHd G的剂量-反应关系均大于女性居民,如男性∑8OH-PAH与8-OHd G的回归系数为0.357(95%CI:0.237-0.477,p<0.001),即尿样中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羟基多环芳烃,8-OHd G的浓度增加0.357%,大于女性的0.280%(95%CI:0.121-0.439,p=0.001)。该结果表明男性居民由多环芳烃暴露带来的DNA氧化损伤的程度与女性群体相比较为严重。此外,DTT法测定结果显示室内降尘中的氧化潜势范围在2.90-58.2 pmol/(min·μg)之间,均值为7.81±6.60 pmol/(min·μg)。降尘氧化潜势与DNA损伤标志物8-OHd G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灰尘中氧化潜势较小。环境介质的氧化潜势与其污染物有关系,随着降尘中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加,对应样本中氧化潜势有增加的趋势,即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可能是环境介质氧化潜势主要的多环芳烃单体。后期研究应完善各类环境样本中氧化潜势的分析,从而综合分析外界环境污染物暴露与人体氧化应激的关联。
高婷婷[3](2020)在《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的调查,来探讨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为采取科学的营养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2000名不同专业的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和饮料习惯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在饮食行为情况上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哪些饮食行为的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质量指数。结果1体质量指数在1853名大学生中,超重149(8.1%)、肥胖31(1.7%)、低体质量319(17.1%)、正常体质量1354(73.1%),超重和低体质量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P<0.05)。2饮食结构男生与女生选择饮食结构均有显着差异(P<0.05);文科生与理科生选择甜食、油炸、肉类食品有显着差异(P<0.05);超重、肥胖与经常选择油炸、高脂食品显着相关(P<0.05)。3饮食习惯男生与女生选择饮食习惯均有显着差异(P<0.05);文科生与理科生选择暴饮暴食、食欲、饱度有显着差异(P<0.05);超重、肥胖与经常选择代餐显着相关(P<0.05),低体质量与经常选择很饱、加餐、油肉食品呈负相关(P<0.05)。4饮料习惯男生与女生选择饮料习惯均有显着差异(P<0.05);文科生与理科生选择饮料种类、饮料量有显着差异(P<0.05);超重与饮料种类、饮料量显着相关(P<0.05)。5影响体质量指数的饮食行为因素日食用油摄入量>25g(OR=3.128)和吃饭时间<5min(OR=3.131)是大学生超重的危险因素;1-2d/周或3-4d/周食用肉类(OR=0.095和0.175)、1-2d/周食用高脂食品(OR=0.355)和饮用水类饮料(OR=0.426)是大学生超重的保护因素。1-2d/周食用高脂食品(OR=0.116)是大学生肥胖的保护因素。1-2d/周或3-4d/周食用高脂食品(OR=0.498和0.414)、吃饭时间6-15min(OR=0.653)是大学生低体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密切相关。超重肥胖与经常食用油炸、高脂食品、用零食代餐高度相关,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在饮食行为上存在差异。油脂摄入过量、吃饭时间过短可能是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少量食用肉类、高脂食品和饮用水类饮料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适量食用高脂食品、吃饭时间适中可能是大学生低体质量的保护因素。
葛殷健[4](2020)在《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和压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调查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内本科生人群的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生命质量和压力状况,探讨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内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12份。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视屏时间、体力活动情况、睡眠时间、生命质量和压力状况。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调查大学生的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情况。应用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评价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应用压力感知量表中文版评价大学生的压力。数据应用IBM 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视屏暴露、体力活动以及睡眠时间和生命质量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年级、BMI、专业、家庭所在地和每月生活费这些混杂因素之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相比,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躯体健康总测量得分(β=1.999,P=0.008;β=2.313,P=0.002)。与睡眠时间为7-9h/d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7h/d的学生有更低的心理健康总测量得分(β=-3.049,P=0.011)。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男生中,与睡眠时间为7-9h/d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9h/d的学生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总测量得分(β=3.221,P=0.018)。在女生中,与低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相比,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躯体健康总测量得分(β=2.860,P=0.002;β=3.669,P<0.001)。与睡眠时间为7-9h/d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7h/d的学生有更低的心理健康总测量得分(β=-4.376,P=0.006)。逻辑回归结果显示,与视屏时间≤6h/d的学生相比,视屏时间>6h/d的学生有更高的压力(OR=1.36,95%CI:1.06-1.75)。与低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相比,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有更低的压力(OR=0.51,95%CI:0.35-0.75;OR=0.43,95%CI:0.29-0.63)。与睡眠时间为7-9h/d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7h/d的学生有更高的压力(OR=1.77,95%CI:1.06-2.93)。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女生中,与视屏时间≤6h/d的学生相比,视屏时间>6h/d的学生有更高的压力(OR=1.57,95%CI:1.15-2.16)。与低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相比,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学生有更低的压力(OR=0.46,95%CI:0.29-0.73;OR=0.34,95%CI:0.21-0.54)。而在男生中未发现这种差异。结论:充足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躯体健康;而睡眠时间<7h/d容易导致大学生较差的心理健康。另外,充足的体力活动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压力;而视屏时间>6h/d和睡眠时间<7h/d容易增加大学生的压力。
葛增岩[5](2019)在《环境工程学着作Utiliz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英汉翻译实践选材是环境工程学着作《应对气候变化:创新技术与公众健康-机遇和挑战》(Utiliz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翻译此类文本对于我国环境工程学的未来研究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此实践报告旨在通过结合案例分析,来探究翻译文本中的翻译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首先,针对词汇翻译,笔者采用“译随境变”、“选词代译”、“译虚为实”以及“见机而译”的方法。其次,笔者还分析了英语否定句和英语无灵主语句的翻译方法,分别采用“直译”和“逆译”、“转译”和“分译”。最后,通过总结此次翻译实践活动,希望本文能对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刘建华[6](2017)在《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预测和掌握该病的流行趋势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防控手足口病,保护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完善防控手段和制定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利用GIS软件绘制县级地区发病率分布情况图。利用Geocoding软件对所有报告病例进行经纬度定位,再导入GIS软件开展核密度分析,绘制核密度和点密度图。2.开展个体危险因素和群体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利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再利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筛选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3.依据2008年~2016年手足口病各月发病率数据,利用ARIMA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产出线性预测序列和残差序列。依据残差数据序列,利用NARNN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进一步产出残差预测序列。再将两者结果进行综合,最终形成发病率预测结果序列。4.根据2008~2016年各月发病率特征,按照发病率高低将手足口病月发病率(1/10万)划分为3个状态(发病率<7.5;7.5≤发病率<10;发病率≥10)。再建立马尔科夫链模型计算预测区间转移概率,得出2017年各月发病率所处状态预测结果。5.利用传播动力学方法建立SIR模型,结合全局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考察各因素间影响程度,利用Matlab软件实现疫情模拟计算过程,从而判断疫情走势。结果1.流行特征方面:宜昌市2008~2016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7988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锯齿状,偶数年发病率较高而奇数年较低。全年发病呈4~6月和11~12月双高峰。长江水系流经乡镇和非流经乡镇的月累计报告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3,P<0.0001)。报告病例点密度分析集中趋势同各县级累计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结果一致,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西陵区、夷陵区和宜都市。人群不同性别(X2=30.90,P<0.0001)、类别(X2=52.99,P<0.0001)和年龄(X2=4.06,P=0.0440)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九年间检测阳性3162例,其中EV71病毒感染2226例,占实验室检测病例数的70.40%;CoxA16病毒感染454例,占14.3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82例,占15.24%。EV71病毒检测阳性病例核密度分布主要集中于宜昌市城区和夷陵区晓溪塔街道。其他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秭归县茅坪镇和长阳县龙舟坪镇。CoxA16病毒分布范围较EV71病毒最广,主要集中于宜昌市城区和兴山县古夫镇。2.个体危险因素分析方面:居住在低层(1~3层)为患病者的保护因素(OR=0.698)。居住地周边有公共厕所是患病者的危险因素(OR=1.294)。通过传统媒体了解疫苗信息(OR=2.785),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为0分是不患病者的危险因素(OR=2.535)。人工喂养方式(OR=1.837),身体状况良好(OR=3.573)是不患病者的危险因素。参加课外学习班,能独立排便者,有家族史者,有过敏史者,共用水杯者,啃咬手指者,最近10天去过长途汽车或者火车站者以及最近10天去过商场超市者是手足口病不患病者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648、0.473、0.315、0.568、0.670、0.566、0.492 和 0.802。3.群体危险因素分析方面:教职工人数与幼儿数配比高于1:5标准,教职工人数与幼儿数配比在1:5~1:7标准范围内,幼儿园配备医务室以及幼儿园有专车接送学生者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低地区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079、0.193、0.175和0.101。公共厕所有灭蝇蛆措施和粪池加盖者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低地区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4.346和10.629。4.预测和模拟方面:根据拟合优度(BIC=3.022)和LB统计量(P=0.334)选定最优模型为ARIMA(1,0,5)×(1,1,0)12。ARIMA模型预测结果同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对发病高峰等基本趋势预测相符。根据均方误差、相关系数(R=0.89251)最终确定隐含层神经单元数为15,时延数为5时的NARNN模型最优。ARIMA-NARNN组合模型预测结果进一步显示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从马尔科夫模型对2017年发病率状态预测结果看,各月发病率落在低发病率状态区间的概率较大。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在k~β(2,7)时,理想状态下和考虑群体影响因素时疫情会持续蔓延的可能性分别约为98.75%和98.44%;k~β(0.5,10)时可能性约为78.75%和80.31%;K~β(0.2,15)时可能性约为45.78%和45.31%。在理想状态下,若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时,经过约30个单位时间感染者数量快速攀升至峰值;随着防控措施落实程度加强,高峰出现推迟,且峰值下降迅速。在考虑群体影响因素时,防控措施对峰值出现时间(150~200个单位时间之间)影响不大,但防控措施越严密其峰值就越小。结论1.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周期性明显且存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趋势。2.影响宜昌市发病的个体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个体差异、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构成发病原因集合。3.群体危险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可能通过教职工、医务室、校车以及园内公共厕所等关键节点实现。4.宜昌市2017年手足口病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率将可能处在较低的状态。暴发疫情模拟显示,群体因素及防控时机对疫情态势影响较大,但接触不是传播的唯一因素。数据质量较高时可用ARIMA建模预测;资料质量难把握时,组合模型可能更优。区间划分得当则马尔科夫链模型可实现急性传染病短期趋势预测。GSUA方法和SIR结合,可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疾病流行特征、关键控制节点以及发展态势,为防控提供有用信息。创新点1.利用GIS方法开展分析,较好把握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集中趋势。2.群体与个体因素研究的结合,弥补了手足口病在一般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调查上的缺失和不足。3.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建模开展预测和模拟,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趋势。局限性1.若能进一步开展随访观察,应能更好的解释研究结果。2.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因素存在差异,结果外推需谨慎。3.若能结合实验室检测查明血清型和病毒亚型,将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葛欣[7](2013)在《中心型肥胖对机体影响的系列现象及其与生化指标和CETP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文中认为背景:中心型肥胖已被发现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本研究首先通过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验证腹围值数(Abdominal girth index,AGI)在衡量腹部脂肪状况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再将AGI应用于肺癌和肝癌的腹围测量,分析中心型肥胖是否是这两种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合腹围的家庭遗传学调查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3个位点多态性分析,探讨遗传因素对中心型肥胖的影响;并观察临床常用生化指标在不同AGI人群中的变化,试图找出中心型肥胖对健康状况的潜在危害以及遗传因素、中心型肥胖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1.病例对照实验:2型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分别选取60人,肺癌组和肝癌组每组分别选取50人;再选取年龄、性别与之一一对应的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身高、体重和腹围进行准确测量,并计算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AGI。2.中心型肥胖的家庭遗传学调查:对100例独生子女家庭(男女各50人)的腹围进行调查,分析父母的腹围与子女腹围之间的关系。3.随机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人,按AGI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取AGI值较大的前30例为AGI高值组,取AGI值较小的后30例为AGI低值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的血清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尿酸和葡萄糖等血清生化指标,比较这些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再通过PCR-SSP技术对两组人群3个CETP基因位点(Taq1B、I405V、D442G)的多态性进行分析。4.采用微板高锰酸钾法、微板碘量法和试剂盒法(氯化铁法)等3种方法检测正常体检人群AGI高值组与AGI低值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中心型肥胖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例对照实验结果2型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的身高、体重和BM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腹围和反映腹部脂肪分布的AGI则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肺癌病人的身高、体重和腹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反映全身体脂分布的BMI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反映腹部脂肪分布的AGI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肝癌病人的身高、体重、腹围和BMI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反映腹部脂肪分布的AGI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100例家庭腹围的遗传学调查结果子女的AGI可能与父亲的AGI有关(p<0.05),而与母亲的AGI关系不大(p>0.05)。回归公式:子代AGI=0.456×父亲AGI+0.532;男孩AGI=0.630×父亲AGI+0.371;女孩AGI=0.439×父亲AGI+0.528。子女的BMI与父母双方的BMI均无显着性关联(p>0.05)。3.基因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球蛋白、白球比、肌酐、尿酸、葡萄糖等11项血清生化指标在AGI高值组和AGI低值组之间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了球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AGI高值组明显降低外,其它指标均在AGI高值组显着升高。CETP基因的三个位点的次要等位基因,即Taq1B/B2、I405V/V、D442G/G三个等位基因在AGI低值组组中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GI高值组组(p<0.05);而Taq1B/B1、I405V/I、D442G/D的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是否携带CETP Taq1B/B2等位基因对BMI并无显着影响(p>0.05);而Taq1B/B2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腹围和AGI要明显小于未携带者(p<0.05)。CETP I405V/V等位基因携带者的AGI明显小于未携带者(p<0.05);而腹围和BMI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I405V/V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清谷草转氨酶(p<0.05)的浓度明显低于未携带者。CETP D442G/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腹围、BMI、AGI均明显低于未携带者,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未携带者组中,尿酸(UA)、甘油三酯(TG)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也具有显着性(p<0.05)。4.抗氧化能力结果微板高锰酸钾法(p<0.05)、微板碘量法(p<0.05)和试剂盒法(T-AOC)(p<0.05)检测的健康体检人群AGI高值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明显低于AGI低值组。AGI(r=-0.631,p<0.05)和BMI(r=-0.436,p<0.05)均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显着的负相关。结论:1. AGI是衡量腹部脂肪状况的良好指标;AGI的增大可能是肺癌和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未来或可作为中心型肥胖相关疾病的一项预测指标;2.子女的腹围可能主要受父亲的腹围影响,而和母亲腹围的关联并不显着。3.CETP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腹部脂肪堆积状态、导致中心型肥胖的重要内在因素,并可能同时引起多项生化指标发生伴随变化。4.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与BMI、AGI都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其中AGI的相关系数更高,提示中心型肥胖可能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更加密切。
刘晓荻,苏红星[8](2012)在《新闻点击》文中研究说明女性喝点酒可预防心脏病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10月28日报道,根据美国最新研究,在心脏病发生前1年,每月饮酒数次或每周饮酒3次以上的女性,较从不饮酒的女性存活时间长。对1 000多名女性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不论喝什么酒都对心脏有益。此报告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王鹤滨[9](1976)在《人体辐射损伤 前言》文中研究说明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Klaproth)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物质,为了纪念赫舍尔(Herschel)在1781年发现了天王星(Planet uranus),就把这种物质称为铀(uranium)。虽然当时克拉普罗特所命名的铀是铀的氧化物,二氧化铀,到1841年才得到铀的金属,但毕竟对揭示天然放射物质提供了前题。 1896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贝克莱尔(Becquerel)发现了铀的活性,比这早一年,即在1895年,伦琴(Roentgen)发现了黑尔姆霍尔茨(Helmholtz)在1893年曾预言的X射线。现在辐射能的应用已波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领域。已知的辐射核目前约达2000种。随着辐射能的被发现和应用,也带来了辐射对人体损伤的问题。核能事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辐射损伤更大、更广泛的重视。
周田敬[10](2010)在《我国部分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脂肪组织是人体基本组织之一,体内需要一定的脂肪来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其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需要合理的身体脂肪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健康危险性增加,甚至诱发多种疾病。本研究以代表我国不同地域的济南、广州、成都和西安四个城市的3-69岁1013名健康居民为实验对象,采用双能X光吸收法进行身体脂肪含量和分布特征的检测,同时使用自行编制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进行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营养素摄取以及日常活动内容及体力活动情况等方面内容的生活方式调查。通过对问询与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本研究我国城镇居民体脂含量与生活方式具有如下关系:(1)“油炸”及“煎炒”的烹调方式,每天饮酒者以及经常醉酒者在躯干部位脂肪堆积最高,形成内胚型体型,使消化器官肥大,内脏器官脂肪沉积丰富,成为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和其他一些重要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2)每日主食摄入量在“150-200g”以上,合理、均衡的肉类、鱼虾类、鸡蛋、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零食摄取量以及睡前半小时内进食夜宵等行为,可防止由于高脂、高糖等高危食品的摄入引发体脂率上升;(3)校外特长班的选择应以体育锻炼、音乐舞蹈等儿童青少年喜爱的科目为主,从小培养身体活动的方法与知识,每日看电视、录像、玩电脑游戏的累积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之内,保证每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可有效防止全身体脂率,特别是躯干体脂率增加;(4)成年人在休闲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园艺劳动等活动,并且每日活动超过60分钟以上者和坚持体育锻炼者,可以有效降低全身体脂率;(5)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辅以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身体脂肪含量的效果、效益最佳。
二、幼儿肺癌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肺癌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简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病例报道 |
2.1 临床病史 |
2.2 肉眼观察 |
2.3 病理检查 |
2.4 病理诊断 |
2.5 治疗及随访情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检索 |
3.2 病例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特征 |
4.2 巨检特征 |
4.3 病理特征 |
4.3.1 光镜特征 |
4.3.2 电镜特征 |
4.3.3 免疫组织化学 |
第5章 讨论 |
5.1 流行病学 |
5.2 临床特征 |
5.3 病理特征 |
5.4 鉴别诊断 |
5.5 治疗 |
5.6 预后 |
5.6.1 肿瘤大小 |
5.6.2 年龄 |
5.6.3 性别 |
5.7 随访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广州市普通居民室内多环芳烃暴露与DNA氧化损伤的关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室内环境污染研究 |
1.1.1 室内污染概述 |
1.1.2 室内污染物及来源 |
1.1.3 室内污染环境介质 |
1.2 多环芳烃概述 |
1.2.1 基本性质 |
1.2.2 毒性机理研究 |
1.3 室内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调查 |
1.3.1 我国室内多环芳烃污染研究 |
1.3.2 国外室内多环芳烃污染研究 |
1.4 多环芳烃人体暴露评估 |
1.4.1 人体代谢、转化、排泄途径 |
1.4.2 多环芳烃暴露健康风险 |
1.4.3 多环芳烃暴露与DNA氧化损伤 |
1.5 环境氧化因子-氧化潜势 |
1.5.1 概念与检测方法 |
1.5.2 氧化潜势来源分析 |
1.5.3 氧化潜势与健康效应 |
1.6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6.3 研究思路 |
1.6.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地点与样品收集 |
2.2 实验试剂及器材 |
2.2.1 标准物质与试剂 |
2.2.2 工作溶液配制 |
2.3 前处理方法与仪器分析 |
2.3.1 室内灰尘中多环芳烃前处理方法 |
2.3.2 室内大气中多环芳烃前处理方法 |
2.3.3 室内环境中多环芳烃仪器分析 |
2.3.4 室内灰尘中氧化潜势测定方法 |
2.3.5 尿样中多环芳烃代谢物前处理方法 |
2.3.6 尿样多环芳烃代谢物仪器分析 |
2.3.7 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苷前处理方法 |
2.3.8 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苷仪器分析 |
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广州市居民家庭室内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1 室内环境多环芳烃浓度分布 |
3.1.1 居民室内降尘中多环芳烃浓度水平 |
3.1.2 居民室内大气中多环芳烃浓度水平 |
3.1.3 居民室内环境多环芳烃分布组成特征 |
3.2 广州居民多环芳烃代谢物浓度及差异性分析 |
3.3 多环芳烃代谢物间及与母体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室内多环芳烃日摄入量暴露评估 |
4.1 基于室内环境多环芳烃暴露量估算 |
4.1.1 基于室内大气呼吸、皮肤接触暴露量评估 |
4.1.2 基于室内降尘经口摄入、皮肤接触暴露量评估 |
4.2 基于尿样代谢物浓度暴露量评估 |
4.3 多环芳烃基于各暴露途径贡献率比较 |
第五章 室内多环芳烃暴露与居民DNA氧化损伤 |
5.1 广州市居民DNA氧化损伤概况 |
5.2 多环芳烃代谢物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 |
5.3 室内环境氧化潜势 |
5.3.1 氧化潜势与DNA氧化损伤 |
5.3.2 环境介质组分与氧化潜势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3)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饮食行为的研究进展 |
2.2 体质量指数 |
2.2.1 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与危害 |
2.2.2 低体质量的流行趋势与危害 |
2.3 饮食行为对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大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基本情况 |
4.2 大学生饮食结构情况 |
4.2.1 大学生饮食结构总体现状 |
4.2.2 不同特征大学生饮食结构情况 |
4.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食结构比较 |
4.2.2.2 不同专业大学生饮食结构比较 |
4.2.2.3 不同BMI分组大学生与饮食结构相关性 |
4.3 大学生饮食习惯情况 |
4.3.1 大学生饮食习惯总体情况 |
4.3.2 不同特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情况 |
4.3.2.1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食习惯比较 |
4.3.2.2 不同专业大学生饮食习惯比较 |
4.3.2.3 不同BMI分组大学生与饮食习惯相关性 |
4.4 大学生饮料习惯情况 |
4.4.1 大学生饮料习惯总体情况 |
4.4.2 不同特征大学生饮料习惯情况 |
4.4.2.1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料习惯比较 |
4.4.2.2 不同专业大学生饮料习惯比较 |
4.4.2.3 不同BMI分组大学生与饮料习惯相关性 |
4.5 大学生超重的饮食行为因素 |
4.5.1 大学生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 |
4.5.1.1 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与超重单因素分析 |
4.5.1.2 大学生饮食结构与超重单因素分析 |
4.5.1.3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超重单因素分析 |
4.5.1.4 大学生饮料习惯与超重单因素分析 |
4.5.2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超重多因素分析 |
4.6 大学生肥胖的饮食行为因素 |
4.6.1 大学生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 |
4.6.1.1 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与肥胖单因素分析 |
4.6.1.2 大学生饮食结构与肥胖单因素分析 |
4.6.1.3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肥胖单因素分析 |
4.6.1.4 大学生饮料习惯与肥胖单因素分析 |
4.6.2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多因素分析 |
4.7 大学生低体质量的饮食行为因素 |
4.7.1 大学生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 |
4.7.1.1 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与低体质量单因素分析 |
4.7.1.2 大学生饮食结构与低体质量单因素分析 |
4.7.1.3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低体质量单因素分析 |
4.7.1.4 大学生饮料习惯与低体质量单因素分析 |
4.7.2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低体质量多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大学生体质量指数分布的特征 |
5.2 大学生饮食结构与体质量关系 |
5.3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体质量关系 |
5.4 大学生饮料习惯与体质量关系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大学生饮食行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获奖情况 |
(4)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和压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问卷调查方法和内容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内容 |
2.3 视屏暴露评价 |
2.4 体力活动情况以及睡眠时间评价 |
2.5 健康状况评价 |
2.6 统计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被调查人群的一般特征 |
3.2 被调查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压力状况 |
3.3 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1 不同年级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2 不同专业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3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4 不同每月生活费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5 不同视屏时间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6 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3.7 不同睡眠时间大学生生命质量比较 |
3.4 大学生压力比较 |
3.4.1 不同特征大学生压力比较 |
3.4.2 不同视屏时间大学生压力比较 |
3.4.3 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大学生压力比较 |
3.4.4 不同睡眠时间大学生压力比较 |
3.5 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 |
3.5.1 总人群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 |
3.5.2 男生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 |
3.5.3 女生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 |
3.6 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压力的回归分析 |
3.6.1 总人群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压力的回归分析 |
3.6.2 男生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压力的回归分析 |
3.6.3 女生中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压力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以及睡眠时间情况 |
4.2 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以及睡眠时间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
4.3 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以及睡眠时间与压力的关系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环境工程学着作Utiliz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题材分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及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一)国内科技文本翻译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外科技文本翻译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一)自我校对 |
(二)他人校对 |
二、译文评价 |
(一)自我评价 |
(二)同学互评 |
(三)导师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科技文本中词汇的翻译 |
一、译随境变 |
二、选词代译 |
三、译虚为实 |
四、见机而译 |
第二节 科技文本中英语否定句的翻译 |
一、全部否定句的翻译 |
二、部分否定句的翻译 |
三、双重否定句的翻译 |
四、含蓄否定句的翻译 |
第三节 科技文本中英语无灵主语句的翻译 |
一、无灵主语的翻译 |
二、有灵谓语的翻译 |
三、“It”结构句的翻译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过程感悟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6)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宜昌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二部分 手足口病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研究 |
第一节 手足口病个体危险因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手足口病群体危险因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预测及模拟 |
第一节 时间序列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马尔科夫模型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暴发疫情走势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
(7)中心型肥胖对机体影响的系列现象及其与生化指标和CETP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心型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联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 方法 |
2.1 人体测量指标检测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病例对照实验结果 |
1.1 二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 |
1.2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 |
1.3 肺癌组与对照组 |
1.4 肝癌组与对照组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00 例大学生家庭亲子间腹围的遗传学调查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 方法 |
2.1 身体指标检测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
2. AGI 和 BMI 的线性回归结果 |
2.1 父母 AGI 与子女 AGI |
2.2 父母 AGI 与男孩 AGI |
2.3 父母 AGI 与女孩 AGI |
2.4 父母 BMI 与子女 BMI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 CETP 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心型肥胖与变化的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 |
摘要 |
Abstract |
MATERIAL AND METHODS |
1.Material |
1.1 Volunteers and groups |
2.Methods |
2.1 Measurement of height,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abdominal girthindex (AGI) |
2.2 PCR for CETP polymorphism |
2.3 Detection of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
2.4 Statistical analysis |
Results |
Discuss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第四章 中心型肥胖与机体总抗氧化能力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 方法 |
2.1 微板高锰酸钾法 |
2.2 微板碘量法 |
2.3 试剂盒法 |
2.4 统计分析法 |
结果 |
1. 微板高锰酸钾法、微板碘量法和 T-AOC 试剂盒法检测两组人群的总抗氧化能力 |
2. 分析机体总的抗氧化能力与身体指标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工作展望 综述 |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10)我国部分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身体脂肪在体内的分布 |
2.2 影响脂肪分布的相关因素 |
2.2.1 遗传因素 |
2.2.2 社会因素 |
2.3 身体脂肪分布异常的健康风险 |
2.4 身体脂肪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
2.4.1 水下称重法 |
2.4.2 生物电阻抗法 |
2.4.3 双能量X线吸收法 |
2.4.4 其他方法 |
2.5 生活方式 |
2.5.1 生活方式的概念 |
2.5.2 生活方式的分类与特征 |
2.5.3 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脂肪的影响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假设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1.1 抽样地点 |
4.1.2 抽样条件 |
4.1.3 抽样方法 |
4.1.4 抽样分层 |
4.1.5 样本量 |
4.2 技术路线 |
4.3 研究方法 |
4.3.1 专家访谈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实验法 |
4.4 数据处理 |
4.4.1 原始数据的录入 |
4.4.2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现状特征 |
5.1.1 调查人口基本特征 |
5.1.2 生活习惯状况 |
5.1.3 饮食及进餐状况 |
5.1.4 营养摄取状况 |
5.1.5 身体活动方式 |
5.1.6 小结 |
5.2 身体脂肪的分布特征 |
5.2.1 脂肪含量的分布特征 |
5.2.2 体脂率的分布特征 |
5.2.3 小结 |
5.3 身体脂肪分布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分析 |
5.3.1 生活习惯因素 |
5.3.2 饮食行为及营养摄取因素 |
5.3.3 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行为因素 |
5.3.4 小结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良好生活方式是平衡体脂率的保障 |
6.1.1 儿童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基础 |
6.1.2 日常生活习惯是保障 |
6.2 科学的饮食结构因素对体脂率的影响 |
6.3 积极的身体活动方式因素对体脂率的影响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幼儿肺癌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D]. 刘力源. 南昌大学, 2021(01)
- [2]广州市普通居民室内多环芳烃暴露与DNA氧化损伤的关联性[D]. 张英杰. 暨南大学, 2020(03)
- [3]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D]. 高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4]视屏时间、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和压力的影响[D]. 葛殷健.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环境工程学着作Utilizing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Emerging Research and Opportunities (Chapter2-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葛增岩.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D]. 刘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7]中心型肥胖对机体影响的系列现象及其与生化指标和CETP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D]. 葛欣.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8]新闻点击[J]. 刘晓荻,苏红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01)
- [9]人体辐射损伤 前言[J]. 王鹤滨. 核防护, 1976(02)
- [10]我国部分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D]. 周田敬.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