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摄影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商爱笛[2](2021)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集体记忆广泛存在于每一个群体中,是与其他群体相区分的标志。当这个群体以国家为单位时,对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集体记忆能够培育历史记忆,巩固代际传承;能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能够塑造国家认同,维护统治秩序;能够树立国家形象,彰显大国风范。如今,集体记忆可以依托电影进行建构。电影凭借其属性和功能,成为建构集体记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凭借卓越的票房、广泛的讨论冠以“史上最强献礼片”的头衔,观众通过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唤醒对历史的记忆与想象,达成对历史记忆的长时存储,从而完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胡斌[3](2020)在《《开国大典》:围绕新中国形象塑造的“媒介竞争”与视觉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引入"媒介竞争"的概念,试图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置于中国画、西洋画、摄影、影像等绘画内外的综合媒介环境下来看待其艺术特点,并把这一划时代历史经典之作与围绕开国大典以及新中国形象塑造所构成的整个视觉表达系统联系起来,探寻中国对内对外集中展示自身形象的核心要义。而通过这样的全视域的横向与纵向对比与脉络梳理,我们也得以窥探国家政治文化诉求的时代变迁。
赵湘学[4](2020)在《视觉文化中的毛泽东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在视觉文化中用摄影、美术、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形式来记录和表现毛泽东形象,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摄影、美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厘清毛泽东形象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对于丰富毛泽东研究的成果以及维护毛泽东的伟人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大勇[5](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刘坚[6](2020)在《新中国三次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研究(1949-1966、2004-2009、2011-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革命历史博物馆组织征集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作品、2004年至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创作、2011年至2016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为研究对象,拟以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当代历史画的研究。试图透过“革命”观念、身份与文化认同意识来探讨中国当代历史画的相关问题,试图揭示历史画背后的当代文化属性与审美指向。艺术既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可以反过来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使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者、艺术的受众以及社会生活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联结的整体。要全面考察中国历史主题美术创作的艺术问题,就必须将其置于这一联结的整体当中,必须同时关注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历史画的概念,讨论了历史画的功能、观念、特质及其现代性意义;第二章分为意识(思想观念)与空间(展陈空间)两个层面,对历史画的时空意识、展陈观念、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历史画创作,以及在现实主义界域下的历史画创作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章着重讨论了革命历史观念与意识、革命与民族形式等问题,并从革命意识出发分析了革命历史画的绘画观念与绘画语言;第四章分析了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的时代背景,考察了主旋律创作导向的形成过程及观念内涵,并对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思想做了深入地讨论,分析了民众审美趣味的转向、大众文化与历史画的时代性、图像的解放引发的历史绘画叙事语言的多样化趋势;第五章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导致的历史叙事转向,分析了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叙事观念与历史意识,进而讨论了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阐述了历史画的诗性叙事与现代主义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革命”史观是决定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关键问题,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主旋律创作导向的源头,它也与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紧密的关联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建立了中国当代历史画创作的新模式,促进了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制度化,使其在新世纪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文化政策,对中国当代美术产生重要的影响。重大历史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在历史叙事的逻辑上与革命历史观念一脉相承,但在历史叙事观念上发生了转变,从而促成了新世纪以来历史主题绘画表现在现实主义界域下的多样化风格与现代主义形式的转变。
李嘉敏[7](2020)在《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典电影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自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传承方式。而红色经典电影作为反映特定时代社会现实的影像文本,呈现出的话语更具现实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经典电影在多元话语主体的更迭中不断更新;因此,深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探究红色经典电影,对厘清红色经典电影的流变及其呈现的话语权力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经典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影中国家、资本和大众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嬗变。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引入话语权力理论,以此作为全文的研究起点;第二章分析1949-1977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文艺服从政治年代中的具体表现;“十七年”时期主要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文革”时期则较为沉寂,革命样板戏取而代之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第三章探讨1978-2000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这一时期伴随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形势的变化,红色经典电影倚仗着政府的“红头文件”和经济补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新高潮,电影以对人的关注和真实的英雄形象为大众展演了宏大的历史画卷;第四章考察2001-2019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世纪呈现的面貌,这一阶段红色经典电影走向市场化与类型化,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红色经典电影的表现力,商业化包装下的偶像面孔参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书写。红色经典电影的产生与流变,呈现了其从一元的国家话语强势主导到国家、大众话语的双重叙事再到国家、大众以及资本等多元话语主体共存博弈的历史变迁。可见,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变迁与国家话语权力密不可分,在未来抑或呈现新的发展样态。
张冀[8](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唐韵芝[9](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李永娜[10](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二、“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摄影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摄影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国庆献礼片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四节 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关于集体记忆 |
一、集体记忆的本质属性 |
二、集体记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解 |
第二节 献礼片与集体记忆 |
一、电影媒介的天然优势 |
二、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四、集体式创制的力量聚合 |
第二章 仪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承载 |
第一节 刻写实践:仪式权威的树立 |
一、身体实践之无形的操控 |
二、刻写实践之错位的角色 |
第二节 形式化艺术:仪式效力的塑造 |
一、仪式的程式化 |
二、仪式的陈规化 |
三、仪式的重复性 |
四、仪式的艺术性 |
第三节 象征体系:仪式要义的领会 |
一、搭建符号聚合体 |
二、营造想象共同体 |
第四节 表演:仪式意义的呈现 |
一、文化表演与仪式表演 |
二、仪式表演与电影表演 |
第三章 符号——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召唤 |
第一节 视觉符号系统:记忆造型的重现 |
一、承载核心意义的人物符号 |
二、具有论说功能的色彩符号 |
三、传达涵义价值的构图符号 |
第二节 听觉符号系统:记忆场景的关联 |
一、精心组织的音乐符号 |
二、周密安排的音响符号 |
第四章 叙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雕刻 |
第一节 主体:叙事行为的组织 |
一、灵活多变的人称 |
二、别出心裁的视点 |
第二节 故事:叙事内容的构筑 |
一、引人入胜的情节 |
二、匠心独具的细节 |
第三节 结构:叙事逻辑的把控 |
一、因果式单线结构 |
二、平行式复线结构 |
三、交织式对比结构 |
四、戏剧式段落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开国大典》:围绕新中国形象塑造的“媒介竞争”与视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具有民族气派的油画 |
二、广收博采的“现实主义” |
三、理想化的“人民广场” |
四、为新中国塑形的“新风格” |
余论 |
(4)视觉文化中的毛泽东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摄影照片中的毛泽东形象 |
(一)心忧天下与意气风发 |
(二)朴素的作风与英雄的气质 |
(三)人民的公仆与领袖的风采 |
二、美术创作中的毛泽东形象 |
(一)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
(二)理性的回归与形式的创新 |
三、影视艺术中的毛泽东形象 |
(一)从神坛走向人间 |
(二)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的交相辉映 |
(三)伟人的故事与具体的人性之美 |
(5)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主旋律”题材 |
三、风景题材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
一、真实性的抒写 |
二、隐喻性的修辞 |
三、诗意化的追求 |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
(6)新中国三次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研究(1949-1966、2004-2009、2011-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画的问题 |
二、历史画研究的视野 |
三、历史画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
四、历史画研究的观念基础 |
第一章 历史画的概念内涵及外延 |
第一节 历史画的概念内涵 |
第二节 历史画的功能 |
第三节 历史画的观念 |
第四节 历史画的现代性意义 |
第五节 历史画的特质 |
第二章 历史画的叙事时空及场域 |
第一节 历史时空意识 |
第二节 历史画的展陈观念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下的历史画创作 |
第四节 写实性绘画与现实主义 |
第五节 深入生活的绘画观念 |
第三章 革命历史观念主导下的历史画创作 |
第一节 革命历史观念与历史意识 |
第二节 革命与民族形式 |
第三节 历史绘画的革命意识 |
第四节 绘画语言的革命性 |
第五节 领袖与英雄 |
第六节 胜利与解放 |
第四章 历史画对身份的构建 |
第一节 身份的危机 |
第二节 主旋律创作导向的形成 |
第三节 民众审美趣味的转向 |
第四节 大众文化及历史画的时代性 |
第五节 图像的解放 |
第六节 历史主题与绘画性叙事 |
第七节 重大历史题材绘画的表现特征 |
第八节 历史主题绘画的国家属性 |
第五章 文化认同与历史画创作 |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转向 |
第二节 文明历史叙事的当代性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 |
第四节 诗性叙事与现代主义 |
第五节 历史的真实与绘画的造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作品信息 |
附录2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信息 |
附录3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事记 |
附录4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信息 |
致谢 |
(7)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红色经典电影 |
二、关于话语权力与电影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色经典电影与话语权力的运作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 |
一、“红色经典”的界定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 |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类型 |
第二节 话语权力理论 |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话语权力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建构(1949-1977)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背景 |
一、新生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
二、计划经济凸显国家意志 |
三、厚重的革命文化历史 |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话语表达 |
一、红色政权的显性宣传 |
二、革命英雄构筑红色记忆 |
三、1960年电影《红旗谱》:透视国家话语权力的合法性 |
第三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现实境况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双重话语叙事(1978-2000)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复苏与探索 |
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
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 |
三、个人思想的解放 |
第二节 双重话语主体的融合与共生 |
一、凸显对“人”的关注 |
二、真实的革命英雄 |
三、历史史诗的展演 |
第三节 1991年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胜利 |
一、《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的历史画卷 |
二、纪实的美学追求 |
三、军民鱼水情的歌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色经典电影多元话语的共谋(2001-2019)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转向 |
一、消费文化的异军突起 |
二、官方权力机构的助推 |
三、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塑形 |
一、大众话语权力的僭越 |
二、资本聚合下的审美体验 |
三、主流话语下的拟红色经典 |
第三节 2017年电影《建军大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 |
一、《建军大业》的现代书写 |
二、年轻英雄的追求与反抗 |
三、家国同构的主旋律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
2.1.1 发展简述 |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
5.4.1 鼓励百家争鸣 |
5.4.2 鼓励百花齐放 |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摄影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 吴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D]. 商爱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开国大典》:围绕新中国形象塑造的“媒介竞争”与视觉建构[J]. 胡斌. 美术, 2020(10)
- [4]视觉文化中的毛泽东形象研究[J]. 赵湘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中国三次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研究(1949-1966、2004-2009、2011-2016)[D]. 刘坚.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5)
- [7]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D]. 李嘉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