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菀航[1](2021)在《强基础 重民生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8、2009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文中提出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30个年头,从温饱难继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跃迁振奋人心。其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1479万,粮食总产量在2007年达到10032亿斤,较1978年提升65%。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与小城镇发展相得益彰,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渐入佳境。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已实现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而在2007年创下1985年以来涨幅新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差值最大的年份。
胡雨薇[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的维度。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内生式可持续成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策,既有利于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又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特色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本文所使用的相关理论。由于临湘位于湖南最北端,是农业大县,对于湘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临湘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条件、历史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现状行了整理。并总结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运用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湘北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之下,临湘通过为传统农村优势产业营造良好氛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及快速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存在多元主体协同不到位、利益链接机制松散、特色产业之间融合程度较浅及特色资源产业化之路遭遇人才瓶颈、传统优势产业融资面临较大压力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减弱了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究其背后原因,本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参与主体思想固化,缺乏协同意识;二是协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三是产业结构单一且融合机制不健全;四是人才竞争劣势且用人机制僵化;五是农业天然弱质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六是相关法律和地方政策不完善。最后,根据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目标的引领,本文提出了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给出了对策建议:其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提高协同效率;其二,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产业融合机制;其四,打造人才绿色通道;其五,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其六,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供给。
付延妮[3](2020)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渐暴露的缺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能够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中央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自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适度规模的概念,党中央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高,在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许多重要文件中,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然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现实中的发展还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从全局考虑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比较借鉴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和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政策改进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在分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研究述评,然后界定了相关基本概念,介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指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及其问题。第三部分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农村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户主及其家庭经济特征、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金融支持、制度环境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具有较大差异。第四部分阐述了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经验,得出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在阐述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后,提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改进建议:从农地流转和户籍制度、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在财政金融保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方面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从社会保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监管政策方面进行完善,巩固政策效果;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增强政策效力。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王金[4](2020)在《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涉农“一号文件”是比较系统、全面的农村发展指南,指明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见证了农村社会近40年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先后出台了22份涉农“一号文件”(具体指1982年-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年-2020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政策支持。研究历年来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及其转变规律,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启示,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少走弯路”,推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目的在于明确历年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进行系统梳理,构筑一幅中国农村改革的浓缩画卷,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在不同时期的转变,目的在于明确发生转变的具体内容,阐述转变的规律。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经历了两大转变,即由“经济振兴”“农村支持城市”“政社合一”和以“农”为本等刚性需求向“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村民自治”和以“民”为本等柔性约束转变,再由这些单一层面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民主体”等综合层面转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原因及特点。从原因上看,主要在于国民经济增幅稳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及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驱动。通过对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内容及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转变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政策上的递进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主题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关联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发展带来的启示,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围绕“三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摸索乡村建设规律、在涉农“一号文件”指导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性提出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发挥农民主体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大最优路径,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满足农民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
陈亚男[5](2020)在《百年乡建历史与乡村建设权研究 ——以威海荫子三村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人口、土地以及建设发展历来都是国家的首要问题。“乡村兴则国兴,乡村衰则国衰”。我国乡村长期处在传统、落后的状态,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有序地处理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发挥好村民、集体、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亟需破解的问题。本文从乡村“建设权”的视角,分析了乡村建设的“权力”分配和“权利”享有,对我国乡村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建设分期。结合威海荫子三村不同阶段建设权变迁所导致的乡村建设变化,在村庄规划建设实践中探讨了建设权的分配和享有,尝试了多元实施主体之间的权益调解和让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乡村建设权的概念内涵与多元主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权力分配与权利享有的视角下,乡村的“三类建设”和“五类主体”,即村民住宅、公共设施和企业设施,村民个体、村集体、乡镇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团体。进一步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建设主体在建设中的所有、使用及经营等权利,以及发挥的不同作用。其次,基于建设权视角,对我国乡村建设历程进行了分期,阐述了建国前的乡村建设背景和建国后的乡村建设分期。在分期研究中,根据各个时期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管理规定等,分析阶段转型。将我国乡村建设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共有私建”时期、19581977年“公有共建”时期、19782003年“公有自建”时期和20042017年“共建共享”时期。并从乡村建设的重点和实践效果,归纳出9个阶段特征。第三,对威海荫子三村的乡村建设历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档案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分析了各历史时期和阶段荫子乡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从“三类建设”和“五类主体”入手,研究了各时期建设权的分配和享有,剖析了村民主体参与性不足的现象,以及规划建设工作前瞻性、系统性不强造成的问题。最后,在荫子三村的规划编制中,探讨了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合作的多元主体参与规划建设的组织机制。结合实际建设项目,实施了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调整、让渡和重构,提出了符合市场原则和利益平衡的乡村规划建设思路和实施的保障措施。
闫筱筱[6](2020)在《“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的建设发展成为现阶段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至2019年,连续十六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村发展建设为主要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和乡村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引导乡村地区全面振兴的新任务,也是指导村庄建设发展的关键抓手。因此,在政策和时代的双重驱动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并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语境中的重大命题。略阳县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山区的中高山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之一。略阳县农村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优越,但是,由于长期受大山阻隔,地区相对封闭且自然条件复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因此,略阳县亟需通过实用性的村庄规划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与乡村建设大趋势,在清晰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中关于乡村规划建设、“三生”空间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关注山区乡村的规划理论和模式。其次,针对略阳县村庄,从“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视角切入,基于全面详实的现场调研、问卷访谈和资料收集,定性分析了略阳县村庄现状特征与发展困境,然后,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选取样本村庄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协同度评价结果,剖析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问题的成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原则及重点,并通过研究“三生”空间协同的强化机制,详细探讨包括村域空间管制、村庄用地布局、村庄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村庄安全防灾、景观风貌整治以及村庄建设专题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最后,结合略阳县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价结果,选取“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初级协同、较不协同的三个典型村庄展开具体的村庄规划实证研究。综合运用ArcGIS、Excel等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研究三个村庄的建设发展现状,并结合前文探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主要从“三生”空间整合、产业发展引导、公共服务完善、景观风貌整治方面分别提出因村制宜的村庄规划路径,以促进村庄资源合理统筹、“三生”协同建设,提升略阳县农村地域空间的综合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多元目标。以期为研究秦巴山区其它村庄规划与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白娜[7](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连莲[8](2020)在《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河南省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需要国人统一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认同。在当前中国的群体划分中,农民群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政治认同情况特别是对国家、对党的领导、对政府执政等的认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政治认同的整体走向。在农民政治认同的形成中,政策认同是其核心和关键,因为政策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联系中介,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更多的是通过政策实施效果来获得的,可以说,农民政策认同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政治认同度的高低。由于城乡二元分割历史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并付诸于实践。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一系列惠农政策紧密出台,充分显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农民群体是惠农政策的受益者,也是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评判者,他们对惠农政策的认同情况怎样、如何提高他们的政策认同度进而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去研究。因此,本文以农民群体为对象,以惠农政策认同为内容,通过研究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同现状以及时获取惠农政策实施的信息反馈,从中发现、解决惠农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体,从而增强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同。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即厘清惠农政策、政策认同和惠农政策认同等概念的内涵,探析我国惠农政策的演变轨迹。其次,以传统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调研对象,从本文所划分的补贴类、社会保障类、建设类和发展类这四类惠农政策中分别选取河南省正在实施的六项具体惠农政策作为农民政策认同的客体;同时结合调查问卷以及个体访谈,从农民对政策本身的认同、对政策执行的认同和对政策绩效的认同三方面来把握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同现状。然后依据农民的惠农政策认同现状,对影响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目标群体因素、政策过程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即从农民群体层面分析农民的人口学特征、政治社会化程度、思想观念对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影响;从政策过程层面分析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政策参与的民主性对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影响;从社会环境层面分析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影响。最后根据农民的惠农政策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增强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路径,一是提升政策的惠民程度以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要把握农民的政策期盼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以夯实政策实施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民政策认知较为表面化之现象,要重视惠农政策宣讲工作,定位互联网和通讯工具等各种政策宣传方式的比较优势,搭建具有农村乡土特色的惠农政策宣传体系;三是强化惠农政策的执行监督以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既要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力,还要规范农村公共权力运作,完善政策绩效评估体系,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四是从农民自身出发,加快建立农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祛除惠农政策扶持中的“等靠要”思想。
赵富[9](2020)在《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基层党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的大幕从农村拉开。1982年中央发布了第一个涉农一号文件,此后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系列指导农村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丰富,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农村改革的稳健推进提供权威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整体改革的推进中居于领导地位。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本课题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推进农村深化改革的情形,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般规律,寻求现实启示。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边界的阐述,以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基层党建问题,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情况,整理了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探析了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联系以及论述了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总体要求。第三部分为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与部署,以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时间段分析该阶段基层党建新要求的产生背景以及不同时期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的举措,分别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举措。第五部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的落实,分析在自我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基层治理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杨子[10](2020)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农业面临着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农民增收困难的危机,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细碎化程度高,因此,如何推动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政策,对促进农业经济提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改善了农业经营的生产环境,改变了农户生产决策的外部条件,从而影响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选择、要素投入决策以及农业生产绩效。那么,国家层面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演进的特征是什么?对土地规模经营有什么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放松土地规模经营的约束?影响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决策?进而对农业绩效产生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以寻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兴起的制度原因。其次,在理论上,借助农户行为及农户模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要素匹配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及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在实证上,从农户决策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数据库(CFPS2016)及江苏省两县的农户调查2016年数据,实证验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影响的微观机制,揭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匹配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的重要关注点。(1)从政策文本特征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发展可划分为“制度创新—政策突破—逐步完善—全面推进”四个时期,其重要性不断提升。(2)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目标关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政策工具使用的多样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主要以环境面政策工具为主,需求面政策工具运用少,政策工具结构不尽合理。(3)从政策演进关系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整体上服务于土地规模经营。第一阶段(1978~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初期,禁止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生产服务;第二阶段(1984~2007年)逐步放宽土地流转政策,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三阶段(2008~2013年)发展经营性与公益性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第四阶段(2014~2018年)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生产,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第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1)理论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放松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的限制条件,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以及资金约束,从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户模型推导的结果表明,农户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突破原有资源禀赋的限制,通过自有生产要素与外部生产要素的结合,扩大土地经营规模。(2)实证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及现代化。第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匹配能显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1)农业社会化服务显着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这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2)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差异,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显着低于小农户,这表明,现阶段存在规模和效率逆向的状况。(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程度显着高于小农户,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配套规模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更为显着。第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匹配能显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高农户家庭人均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有正向影响,从而能够显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的收入效应存在差异,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显着的,但相较于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的总收入及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程度较低。(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负值,但贡献度较小,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利于缓解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但作用有限。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力度,促进农业服务主体的发展,补充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其次,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对小农户进行差别化的政策扶持,改造小农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小农组织化程度,推动小农对接农业现代化。本文以农户决策视角,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放松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约束,着重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以及农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考察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农业绩效影响差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研究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要素匹配的研究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强基础 重民生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8、2009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强基础:夯实夯牢农业基本盘 |
重民生:惠农增收是根本落脚点 |
聚合力:始终把握“三农”工作主动权 |
(2)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念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节 农村特色产业 |
一、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内涵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调查 |
一、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条件 |
二、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历程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果分析 |
一、突出政府作用,为传统优势产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
二、改善乡村面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
三、发展农民合作社,确保了农民收入增加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多元主体之间协同不到位 |
二、利益链接机制松散 |
三、特色产业之间融合程度较低 |
四、特色资源产业化遭遇人才瓶颈 |
五、传统优势产业融资面临较大压力 |
第二节 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参与主体思想固化,缺乏协同意识 |
二、协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 |
三、产业结构单一且融合机制不健全 |
四、人才争夺处于劣势且用人机制僵化 |
五、农业天然弱质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 |
六、相关法律和地方政策不完善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具体对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的基本原则 |
二、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的具体要求 |
三、确定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的战略目标 |
四、发扬成功经验,坚持查漏补缺的工作方向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提高协同效率 |
二、构建协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
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产业融合机制 |
四、打造人才绿色通道 |
五、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
六、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供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历史演化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
第二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第三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
一、农地流转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差异明显 |
三、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非粮化现象凸显且区域差异较大 |
第四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体系 |
一、农地流转政策 |
二、户籍及劳动力转移政策 |
三、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
五、配套支持政策 |
第五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户籍制度制约及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完善 |
三、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支农效果有限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未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形成合力 |
五、配套支持政策不完善 |
第三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模型选择与构建 |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模型回归分析 |
一、模型回归结果 |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三、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完善的法律规范 |
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教育、科研与机械推广体系 |
三、支持和培育新职业农民 |
第二节 法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调整农地结构 |
二、鼓励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地集中化发展 |
三、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
第三节 日本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持续完善农地制度 |
二、系统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农村人才 |
四、出台财政金融政策助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中小型机械化水平 |
第四节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人民性原则 |
第二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具体建议 |
一、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 |
二、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 |
三、配套保障,巩固政策效果 |
四、因地制宜,增强政策效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及重点内容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加快农业发展 |
一、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
三、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
四、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促进农民增收 |
一、稳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 |
二、采取措施巩固农业基础 |
三、开始重视农村社会事业 |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四、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第二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改革初期向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转变 |
一、“经济振兴”转变为“新农村建设” |
二、“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 |
三、“政社合一”转变为“村民自治” |
四、以“农”为本转变为以“民”为本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一、“新农村建设”转变为“乡村振兴” |
二、“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 |
三、“村民自治”转变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
四、以“民”为本转变为“农民主体” |
第三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 |
一、国民经济增幅稳固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
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
四、总体布局日益完善 |
五、现代化的目标驱动 |
第二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特点 |
一、政策上的递进性 |
二、目标上的一致性 |
三、主题上的创新性 |
四、内容上的关联性 |
第四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
一、建立科学考评监督机制 |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四、构建人才振兴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大力夯实农业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 |
一、创新农业产业形态 |
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三、强化农业创新发展 |
四、构建农业开放格局 |
第三节 发挥农民主体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 |
一、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
二、强化农民组织程度 |
三、提升农民主体责任 |
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 |
第四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 |
二、传承优质乡土文脉,优化人文底蕴 |
三、注重农村绿色发展,美化生态环境 |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净化社会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百年乡建历史与乡村建设权研究 ——以威海荫子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建设关乎国家发展 |
1.1.2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 |
1.1.3 百年乡村建设历史的反思 |
1.1.4 乡村建设主体与乡村建设权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案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1 学术构想 |
1.4.2 学术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
1.5.2 百年乡建历史分期研究综述 |
1.5.3 乡村建设“权力”与“权利”研究综述 |
1.5.4 小结 |
1.6 数据来源 |
第2章 建设权视角下的百年乡建历史回顾 |
2.1 民国初期至建国前的乡村建设 |
2.1.1 知识分子、实业家等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 |
2.1.2 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乡村革命运动 |
2.1.3 国民政府主导的乡村复兴运动 |
2.2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实验 |
2.2.1 梁漱溟主导的“邹平模式” |
2.2.2 晏阳初主导的“定县模式” |
2.2.3 卢作孚主导的“北碚模式” |
2.3 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研究 |
2.4 乡村建设权的内涵与主体研究 |
2.4.1 乡村建设权的内涵 |
2.4.2 乡村建设主体的多元性 |
2.4.3 乡村建设的对象 |
2.5 乡村建设的历史分期 |
2.5.1 “共有私建”时期(1949-1957) |
2.5.2 “公有共建”时期(1958-1977) |
2.5.3 “公有自建”时期(1978-2003) |
2.5.4 “共建共享”时期(2004-2017) |
2.6 小结 |
第3章 荫子三村建设权演变的实证研究 |
3.1 荫子三村基本情况 |
3.1.1 荫子三村建置沿革 |
3.1.2 荫子三村发展条件分析 |
3.2 建设分期与阶段特征 |
3.2.1 “共有私建”时期的组织与建设 |
3.2.2 “公有共建”时期的组织与建设 |
3.2.3 “共有自建”时期的组织与建设 |
3.2.4 “共建共享”时期的组织与建设 |
3.3 荫子三村建设现状分析 |
3.3.1 建筑年代 |
3.3.2 建筑功能 |
3.3.3 建筑质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荫子三村乡村建设权在村庄规划中的系统建构 |
4.1 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政策的调整 |
4.1.1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 |
4.1.2 建设权相关政策的调整 |
4.1.3 趋势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建设权在三村规划中的体现 |
4.2.1 荫子三村规划及目标 |
4.2.2 产业及生态环境营造计划 |
4.2.3 五类主体的建设权划分 |
4.2.4 实施中的协商与调节机制 |
4.3 建设权分配与享有 |
4.3.1 金辰厂房功能性改造 |
4.3.2 荫子公社保护性改建 |
4.3.3 民宿1 号院改建工程 |
4.3.4 青岘庄生活社区建设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空间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经验借鉴及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外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3 国内外关于“三生”空间的研究 |
2.1.4 研究进展评述 |
2.2 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
2.2.1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2.2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3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3.1 “三生”空间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2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构成分析 |
2.3.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村庄发展现状及“三生”空间协同分析 |
3.1 略阳县农村概况及空间特征研究 |
3.1.1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3 村庄建设空间特征 |
3.2 村庄“三生”空间识别及调研分析 |
3.2.1 村庄“三生”空间的分类与识别 |
3.2.2 村庄“三生”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3.3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分析 |
3.3.1 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 |
3.3.2 样本村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 |
3.3.3 “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结果分析 |
3.4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问题的成因解析 |
3.4.1 生态空间压缩并制约生活、生产空间的集约建设 |
3.4.2 低效发展的生产空间无法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 |
3.4.3 “三生”空间各自独立发展建设而缺乏合理统筹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重点与策略 |
4.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及原则 |
4.1.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 |
4.1.2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原则 |
4.2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强化机制 |
4.2.1 生态空间的提升机制 |
4.2.2 生活空间的人本机制 |
4.2.3 生产空间的活化机制 |
4.2.4 “三生”空间的互动机制 |
4.3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重点 |
4.3.1 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规范解读 |
4.3.2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点 |
4.4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
4.4.1 村域空间管制 |
4.4.2 村庄用地布局 |
4.4.3 村庄产业发展 |
4.4.4 公共基础设施 |
4.4.5 村庄安全防灾 |
4.4.6 景观风貌整治 |
4.4.7 村庄建设专题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证研究 |
5.1 “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型村庄规划——任家坝村 |
5.1.1 现状发展特征 |
5.1.2 建设问题总结 |
5.1.3 村庄规划策略 |
5.2 “三生”空间初级协同型村庄规划——铁佛寺村 |
5.2.1 现状发展特征 |
5.2.2 建设问题总结 |
5.2.3 村庄规划策略 |
5.3 “三生”空间较不协同型村庄规划——黑河坝村 |
5.3.1 现状发展特征 |
5.3.2 建设问题总结 |
5.3.3 村庄规划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 :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 :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7)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
3.1 空间特征 |
3.1.1 总体发展特征 |
3.1.2 空间分布特征 |
3.1.3 空间发展特征 |
3.2 影响因子 |
3.2.1 自然因子 |
3.2.2 人文因子 |
3.3 动力机制 |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
3.4 演化机制 |
3.4.1 选址 |
3.4.2 集聚 |
3.4.3 扩散 |
3.4.4 跨越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
4.1 发展规划原则 |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
4.2 空间发展策略 |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
4.3 产业发展策略 |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
4.4 镇村体系策略 |
4.5 形态营造策略 |
4.5.1 城镇公共空间 |
4.5.2 城镇街道空间 |
4.5.3 城镇特色景观 |
4.6 生态发展策略 |
4.7 实施保障策略 |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产业发展导向 |
5.1.3 镇村体系构建 |
5.1.4 镇区空间规划 |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导向 |
5.2.3 镇村体系构建 |
5.2.4 镇区空间规划 |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
5.3.1 基本概况 |
5.3.2 产业发展导向 |
5.3.3 镇村体系构建 |
5.3.4 镇区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8)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河南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论文研究的重难点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厘定 |
一、惠农政策 |
(一)惠农政策的概念界定 |
(二)我国惠农政策的历史演变 |
二、政策认同 |
三、惠农政策认同 |
第二章 河南省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同现状 |
一、河南省惠农政策的实施概况 |
(一)补贴类惠农政策 |
(二)社会保障类惠农政策 |
(三)建设类惠农政策 |
(四)发展类惠农政策 |
二、河南省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同情况 |
(一)对惠农政策本身的认同 |
(二)对惠农政策执行的认同 |
(三)对惠农政策绩效的认同 |
第三章 影响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因素 |
一、目标群体因素 |
(一)农民的人口学特征 |
(二)农民的政治社会化程度 |
(三)农民的思想观念 |
二、政策过程因素 |
(一)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三)政策参与的民主性 |
三、社会环境因素 |
(一)政治环境因素 |
(二)经济环境因素 |
(三)文化环境因素 |
第四章 增强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的路径 |
一、提升政策惠民程度以满足农民利益诉求 |
(一)提高惠农政策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
(二)夯实惠农政策实施的物质基础 |
二、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以提高农民政策认知 |
(一)重视惠农政策宣讲工作 |
(二)搭建惠农政策宣传体系 |
三、强化惠农政策执行监督以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 |
(一)提高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 |
(二)规范农村公共权力运作 |
(三)完善惠农政策绩效评估体系 |
四、重视农民教育以增强农民大局意识 |
(一)加快建立农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三)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9)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基层党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范畴和研究边界 |
(一)中央一号文件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 |
(三)本文研究中不同时期的边界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基层党建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情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村基层党建的内在联系 |
一、中央一号文件是指导“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领导力量 |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的总体要求 |
一、围绕党的农村中心工作设计党建内容 |
二、针对农村基层党建薄弱环节确定党建重点 |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促进农村改革发展 |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与部署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1982-1986) |
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 |
二、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的新要求(2004-2012) |
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新部署 |
二、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基层党建的新任务(2013-2020) |
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新任务 |
二、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的举措 |
第一节 立足思想建设理顺工作思路 |
一、加强思想建设树牢党建责任意识 |
二、深化学习动力明确党建工作思路 |
第二节 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战斗力 |
一、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堡垒作用 |
二、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工作方式 |
三、优化干部队伍提升党建质量 |
第三节 严抓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
一、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党风党纪党性建设 |
二、铸牢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 |
第四节 推进制度建设细化党建考核要求 |
一、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 |
二、构建科学化党建考核体系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党建要求取得成效与经验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建呈现新面貌 |
一、政治建设不断强化 |
二、思想建设常态化推进 |
三、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 |
四、作风建设不断深入 |
五、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
第二节 农村深化改革取得新成就 |
一、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不断完善 |
二、农村市场经济建设逐渐完备 |
三、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
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五、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
第三节 推进“三农”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建的基本经验 |
一、立足夯实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二、围绕农村中心工作确定党建工作重点 |
三、结合农村实际找准基层党建着力点 |
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形式和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进展 |
2.1.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进展 |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关系研究 |
2.1.4 简要评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土地规模经营 |
2.2.2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2.3 农业绩效 |
2.2.4 农户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及农户模型理论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2.3.3 分工理论 |
2.3.4 交易成本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演进及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 |
3.1 政策文献收集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
3.1.1 政策文献收集整理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构建类目与编码 |
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2.1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文本特征 |
3.2.2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文本内容 |
3.2.3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与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演进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域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况 |
4.1 全国层面 |
4.1.1 土地规模经营概况 |
4.1.2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况 |
4.2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 |
4.2.1 土地规模经营概况 |
4.2.2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况 |
4.3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 |
4.3.1 土地规模经营概况 |
4.3.2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况 |
第五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影响分析 |
5.1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理论解析 |
5.1.1 影响路径分析 |
5.1.2 农户模型推导 |
5.2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6.1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理论解析 |
6.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
6.1.2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效率影响 |
6.2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检验 |
6.3.2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民收入分析 |
7.1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民收入:理论解析 |
7.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民收入水平 |
7.1.2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收入影响 |
7.1.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收入差距 |
7.2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描述性分析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家庭收入水平的估计结果 |
7.3.2 收入差距的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文本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致谢 |
四、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基础 重民生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8、2009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背后[J]. 张菀航. 中国发展观察, 2021(13)
- [2]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D]. 胡雨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D]. 付延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D]. 王金.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百年乡建历史与乡村建设权研究 ——以威海荫子三村为例[D]. 陈亚男.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6]“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D]. 闫筱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农民惠农政策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河南省的调查[D]. 连莲. 河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基层党建研究[D]. 赵富. 三峡大学, 2020(06)
- [10]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杨子. 南京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