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理论的论文
问: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 答: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问: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也就是说根据流动性程度不同,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扩展资料: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 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问: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
- 答: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本文来源: https://www.lw75.cn/article/360758bd4d6b026d585c80b8.html